大关南苑有个托老所 “托”起老人幸福晚年
生活按幼儿园的划分标准
敬老院像“全托”、托老所就像“半托”
他们平均年龄89岁
记者走基层体验“老小孩”的生活
早上8:00,90岁的吴大伯准时出现在大关南苑15幢时,负责社区托老所的助老员王定凤已经烧好了开水。
吴大伯热情地和王定凤打招呼,闲聊了几句,随后走到自己的床位上,躺下睡回笼觉。这是多年的老习惯了,吴大伯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锻炼下身体,吃过早饭后都要再睡半个小时,这个习惯到2008年3月他来到托老所以后,仍在延续。
当吴大伯一觉醒来,正好听到88岁的忻奶奶在和王定凤聊天,忻奶奶说:“小王,下午我女儿要带我去看牙齿,先跟你请个假。”
王定凤听她说了一会儿曾孙子的趣事,其他几位的老人也陆陆续续来了。
89岁的杨大伯是由大儿子用轮椅送过来的,一到托老所,就谈起了早晨刚刚在报纸上看到的国家大事;93岁的左大伯是老人中年龄最大的,他习惯先给自己泡杯茶,然后坐在凳子上看报纸;87岁的金奶奶不大说话,她喜欢坐在沙发上,听老人们和王定凤聊天;89岁的薛奶奶去年5月才加入托老所,到托老所的第一件事,就是一个人坐在床上玩扑克牌,很是自得其乐。
而睡醒起来的吴大伯,则翘首盼着89岁的陈大伯出现,他们是棋友,每天都要走象棋走上几个回合。
这么一晃,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到了11:00,门口响起电瓶车的声音,靠门近的几个老人站了起来,说:“小王,饭来了。”
我趁着王定凤帮老人分发饭盒,探头看了一眼:每人两份,一盒是肉饼蒸蛋和酱爆茄子,另一盒则是油豆腐烧肉和白菜,薛奶奶拉着我的手说:“我中午先吃肉饼蒸蛋,晚上再吃酱爆茄子。”
托老所里有配置微波炉,老人的晚餐用这个加热以后,可以在托老所吃完再回家,也可以带回家去吃。
这是8月29日的上午,我在大关街道南苑社区托老所,和87岁到93岁的7位老人在一起的一些场景。
老人很习惯 这里的生活
15幢一楼被用来做“托老所”的房间,总面积大约两百多平方米,里外两间分别放了4张床铺、一张饭桌和几张凳子,床铺是统一的一米二铺位,统一的席子和被褥,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几乎每个床位前都有台电风扇,这两天天凉,王定凤不敢打空调,怕老人着凉。
2007年5月南苑社区借鉴同城一小区的经验,专为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建了“托老所”,入托的老人只要年满80岁,独居,有生活自理能力,就符合入托的条件,每个老人早上8:00过来,下午4:30回家,外出需要请假,每天只需8元钱的餐费即可。大关南苑的这一家,现在有8个床位7个入托的独居老人,此外仍有不少人在为家里的高龄老人打听“入托”条件。
“最开始只有4个床位,没几个月床位就不够了,后来街道做主,又扩大了面积和床位,市民政局这四年来也投入了4万元帮我们完成硬件建设,现在除了一个应急床位空着,另外7个都住满了。”大关街道南苑社区书记薛丽娟说,南苑一共有8个小区,家人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就有30个,社区的初衷是,一来减少老人的孤独感,二则至少在白天能保障老人的基础健康。
我在托老所和老人们相处了大半天,他们都很健谈,看得出他们已习惯了每天到这里消磨时间的生活。
“没来这里的时候,我自己只能一个人逛逛公园,这里好,跟他们聊聊天,时间就过去了。”左大伯是这里年龄最大的一位,不过看上去精神矍铄。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隔壁床的杨大伯似乎不怎么搭理他。
“闹别扭呢,俩老头子吵一架,不过第二天就好的。”助老员王定凤曾一直负责照顾“托老所”老人的工作,入住的老人换了几拨,但她一直都在,她说照顾他们就像照顾小孩,要哄着来的。
资金和床位有限 是目前最大的瓶颈
下午,我和吴大伯的女儿通了电话。
吴大伯的女儿吴林娜已经62岁了,现在住在三桥女儿家带外孙。“我们姐弟四个人多住得挺远的,妈妈三年前去世后,老爷子一个人在家,都是姐弟几个轮流照顾的。”
“老人也像小孩,按幼儿园的划分标准,敬老院像‘全托’、托老所就像‘半托’,老爷子脾气倔,不喜欢保姆,也不愿意去住敬老院。”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大姐的姐姐打听到社区有这么一个“托老所”,姐弟几个实地考察了一下,觉得这地方很好。
吴大姐说:“以前我老担心他一个人在家闷坏了,现在如果我老爸晚点去那里,‘小王’还会打电话来问我,担心出事,有她看顾我们放心。”
现在仍有不少社区独居老人的子女在向薛丽娟打听“托老所”事宜,但因为资金和床位所限,目前没有办法满足更多独居老人,这是目前“托老所”最大的难关。“如果有条件,希望能扩大规模,增加床位,惠及更多的独居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