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杭打拼了七年,现在总算攒了一些钱,我想自己创业,只是没经验,不知有没有经验人士愿意来做我的‘导师’,指导我创业?”日前,河南小伙子张东升打进本报热线,他希望找个能人点拨点拨他。
不想靠力气吃饭
24岁的张东升,个子不高,身板清瘦。他说,来杭那年他才17岁。
“刚初中毕业,有亲戚来杭州打工,就跟着一起来了。”张东升的第一份工作是老乡介绍的,在一个建筑工地做小工。
工钱3元一小时,一天要干12个小时。每天搬砖头、扛木头、拉钢筋,干了一个月,张东升不干了。“不是因为苦,而是学不到什么东西,我想学点技术,有一技在身总比靠力气吃饭好。”
辞掉建筑队的工作后,张东升又在三墩一家豆制品厂找到工作。“我的工作是做臭豆腐,每天把厂里生产的老豆腐切块,然后放到调料水里去泡。”在这家厂里,张东升干了半年,技术没学到,眼睛却被整天接触泡臭豆腐的调料水熏得红肿,张东升决定换工作。
当时,大关小区附近,一家快餐店正在招人。“主要是做早点,我想在这里起码可以学学做面点。”张东升在这家店里,慢慢学会了和面、做包子、做煎饺。
做早点很累,每天凌晨2点多起床开始准备,本来到早上10点多,张东升就可以休息了,但他总会溜进厨房,打扫卫生、帮忙洗菜。时间长了,厨房里的炒菜师傅看到这个勤快的小伙子也总是笑眯眯地。
凭借自己的勤快,张东升争取到一个“技术活”:切菜。张东升说,不要小看切菜这项工作,刀工可是衡量一个厨师好坏的重要标准。
“最能看出刀工的就是切土豆丝,我刚开始学切菜的时候,切出来的土豆丝都是粗细不等,而且切一个土豆就要花好几分钟。”张东升说,练刀工没有诀窍,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苦练。
“为了练刀工,我中午和下午都泡在厨房里帮忙。”为此,张东升有时候一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不过功夫不负苦心人,到2004年时,他的刀工有了很大的进步,切出的土豆丝粗细均匀。
之后,在朋友的介绍下,张东升去了保俶路一家酒店工作。 在那里,他渐渐学会配菜、炒菜。
后来,张东升又在几家快餐店做起炒菜师傅,开始正式磨练厨艺。
摆早点摊“创业”
2006年,张东升开始第一次“创业”,说是创业,其实就是摆了个早点摊。
“舅舅一家也在杭州,为了节约成本,去他那里借了辆三轮车。”之后,张东升又去采购了煤炉、锅铲等用具,装备齐全后,他的早点摊就开张了。
每天早上在蒋村一带摆摊卖煎包、拌面等早点,下午则到城西一些工厂门口摆摊卖炒粉干。
“一天最起码卖出去两三百只煎包,全是我一个人忙活,又恢复从最开始凌晨2点和面的作息规律。”虽然辛苦,但总算也有回报,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100多元钱,比在别的地方打工多了一两倍。
不过好景不长,摆摊十几天,张东升就遇到城管。“被教育了一顿,罚了50元。”之后,张东升继续摆摊卖早点,又遇到城管,这回是再犯,三轮车也被扣了。好不容易交了200元罚金,把三轮车赎回来。没过多久,他又被城管处罚了。
事不过三,张东升断了摆摊的念头,第一次“创业”也以失败告终。
希望找个创业“导师”
张东升看过许多酒店管理方面的书。
去年9月,一个朋友准备开一家餐厅,邀请张东升帮他筹备。从店面选址到装修,再到餐厅定位以及菜系,筹备了一个月,10月份,在勾庄,餐厅就开出来了。
“当时天气渐渐变冷,餐厅主推火锅,生意特别好。”张东升说,开这家餐厅,他的朋友总共投资十多万元,四五个月就把成本收回来了。今年夏天,朋友又在好运路上开出了分店。
朋友的餐厅生意越来越好,张东升却想离开。“看到朋友创业成功,我和他的年纪差不多,也该是成就事业的时候,因此,特别想拥有一间自己的公司。”张东升说。
在餐饮行业做了这么多年,张东升发现,杭州还没有特别正规的酒店厨房用品公司,他很想开一家这样的公司。
“先做实体店,做好之后还可以发展网络销售。”张东升踌躇满志。虽然他跟朋友一起开过餐厅,但对开公司没什么经验,可以说是一个“草根创业者”。张东升表示,他特别想找到一个有经验的前辈,给自己做“导师”,给自己的创业之路上提供帮助。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经验,不妨打电话告诉我们,一起来帮帮张东升,实现他的梦想。本报热线:0571—850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