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朝晖街道老房地社区有一个名叫高成法的聋哑老人。高成法今年66岁了,没娶妻没生子,孤孤单单一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自从11年前从单位退休,关系转到社区之后,社区社工们就成了他的家人,帮着打理里里外外的家务事,甚至还帮老人理财。从2007年开始至今短短3年时间,高大伯从原先的负资产变成了现在的“万元户”。
当月工资半月花光 大伯是个月光族
俗话说得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高大伯显然是这句话的身体力行者。按照社区书记范凤娣的说法,高大伯活得很“潇洒”。
“他呀,可会善待自己了,刚发工资那会满面红光,工资一拿到手,就开始乱花钱了。和朋友下馆子,买烟抽、买酒喝,还老是买甲鱼、黄鳝吃,1800多块的退休工资,不到半月就花得精光。”
身无分文,下半月可怎么过?好在平日里邻居们挺照顾,高大伯就到邻居家蹭饭吃,有时还不得不向邻里借点钱。最窘迫那会,连续两天没吃饭,饿得胃疼捂肚子。“退休几年下来每个月都是这么过,上半月潇洒得一塌糊涂,下半月窘迫潦倒,根本没有一点经济概念。”
存折上交,头半年他还老大不情愿
高大伯入不敷出的财政持续了好多年。直到2007年的一次意外,社工们再也坐不住了。那年4月,高大伯意外骨折住院,存折上仅剩的3000多元花光了,还有2000多元医药费也是社工戈丽英给垫付的。
“这样下去以后老了有个什么意外,一点保障都没有可怎么办。”社区范书记决定,要求高大伯上交存折,这财政大权从今往后给社区管。
“大伯的退休工资每月有1800多元。存折放我们这了,每星期来社区领300元生活费,逢年过节可以适当增加。剩下的钱我们帮他存着。”社工戈丽英从此成了高大伯的财政专员,每月定期给大伯发放生活费。
“这么多年大手大脚惯了,财政大权一收,他老大不情愿。头半年,见着我就会和邻居指手划脚,满脸怒气,说我把他钱都收走了。”戈丽英笑说,直到10个月后,自己把一张7000元的定期存单交给高大伯,他的态度这才有了180度的改变。“他这才知道存钱的好处”。
终成万元户,“月光大伯”也懂得节制了
在老房地社区,有一本高大伯的专属账本。翻开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3年来高大伯工资的每一笔支出。而每一笔支出的后面,都签上了戈丽英和其他社工的名字。“我是财政总管,但每一笔钱支出,都要有两人以上共同监督。”
就这样3年过去了。在社工们的精心打理下,高大伯从原先的负资产到现在存款2万多元。
“到了一定额度,我们就给他转成定期,这样利息也高些。”范书记说,自从存折上交之后,高大伯也自觉起来,原先大手大脚的他现在花钱也懂节制了。在社工的劝导下,戒了烟,偶尔喝点小酒,也不会大吃大喝,饮食规律了连带着胃疼的毛病也没了。“年纪这么大了,他万一有个毛病什么的,有了这笔钱傍身,我们也放心了。”
因为高大伯听不见也说不了话,范书记专门安排了社工定期上门,社区还专门备份了高大伯家的门锁。
戈丽英说,现在高大伯早把社区当成了自己家,把社工们当成了亲人,“有些事情别人说他不一定听,可范书记一说他准没二话。”
从社区采访完出来,刚好遇到高大伯来社区串门。社工们比着手势和他聊开了。这些手势据说是社工们和大伯长期相处下来后自创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