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有诀窍 利弊细思量 省内外高校招办负责人支招高考志愿填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6-20 08:36   

不分文理科、录取不分批次、按专业填志愿、可填80个志愿……新高考和以往有许多不同之处。面对高考填报志愿的新变化,考生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填报专业志愿?如何规避风险、识别误区?结合2017年新高考第一年志愿填报的特点以及以往高考填报志愿的经验,本报记者采访省内外多所高校的招办相关负责人,梳理出一份较为详尽的填报攻略,供考生、家长参考。

学校与专业孰轻孰重?

寻找最佳平衡点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这是一个始终存在的两难选择。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考生需要在选学校和选专业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本科选好大学,研究生选好导师。”在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招生办主任许伟通看来,这一说法还是有道理的,因为好的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在选择学校时,需要把握院校的层次、实力以及历史、文化和特色,是否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部共建以及省重点建设高校,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情况、办学实力强不强等,都是参考依据。”

许多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陷入“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矛盾之中。那么,学校与专业,到底应以哪方为重?关于专业选择,不少招办老师说,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

“考生针对不同批次院校,应该有不同的选择。”浙江财经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徐奇伟说,比如,A考生的高考成绩有可能上心目中的“心仪”大学,建议应该先选学校;B考生的高考成绩估计只能上一般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则应该考虑先选专业。另外,考生在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中,还应关注近年来高校的转专业政策。有些高校的转专业政策较为宽松,对于A同学这样以学校优先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

宁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姜煜洌说,专业的选择要放眼长远、理性考量。在考虑将来的职业方向时,需要特别关注国家、区域和社会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发展新常态,一大批优秀的基础学科和新兴产业的创新人才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考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从长远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选择适合自己、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专业。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马悦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