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杭州新闻中心> 科教卫新闻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2016-04-18 06:05:26 杭州网

    从3月底到现在,《人民日报》文艺记者、著名作家李辉先生,在微信公号上连发三文,谈“徽州地名”文化,这三篇极有分量的文章分别是:《徽州,归来吧!》《再说徽州:地名改错了,真的不能恢复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当时我一看,就说这是大事,文化大事,这事情一定会火,会成为热点。果不其然,舆情反响甚为热烈,纸媒网媒,各路评论各抒己见。不久前李辉先生来杭州做讲座,我曾问他下一个写作主题,或者说下一本书是什么,如今看来可以是“地名文化”。

    李辉对地名文化有深刻的洞见。他分析说,从1980年至今,恐怕是中国地名变化、更改最为频繁的阶段。他就家乡湖北举例说,1994年将“荆州”与“沙市”合并,改名为“荆沙市”——一个莫名其妙的地名,让人啼笑皆非。都说给自己孩子取名字是一个难事,可是给一个城市取名,却是如此容易、轻易。这真是“大意失荆州”啊!

    李辉于是挥笔著文《可惜从此失荆州》,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名两年后的1996年,湖北省政府决定恢复“荆州”地名。再过了两年,李辉在1998年又写了一篇《可惜从此无徽州》,刊发在《人民日报》“大地周刊”。地名的变更,还真是“大地上的事情”。李辉在文中畅谈“徽州”的重要性,可是,这一回没起作用,十几年过去,“徽州”之名依然沉睡在历史的“故纸堆”里,新名字“黄山市”稳如泰山。

    今次重新提起这事,背景是: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这次会议核心要义是两句话:一是保护地名文化,二是清理不规范地名。

    事实上,“保护”远比“清理”难。从历史文化的层面看,“徽州”是最值得保护的,属于宝贵的“非物质遗产”,亦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安徽”少不了“徽”字;徽州,早在秦汉时期设郡,北宋时期正式建徽州府治;徽派建筑,粉墙青瓦,木刻砖雕,明清遗韵,令人流连忘返;“徽班进京”,拉开了京剧历史的序幕;徽州的徽墨、宣纸、歙砚,向来大名鼎鼎;史上徽商的风光,更是让人津津乐道……当年改成“黄山市”,显然是出于旅游经济的考量,其实旅游是冲着“黄山”去的,而不是冲着“黄山市”去的,完全是个拧巴。

    此间,陕西也跟着出现了类似的话题:西安要不要恢复为“长安”?媒体称超六成网友支持改名。网友们大概在期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旧名是否恢复,在我看来一定要“具体地名具体分析”,一定要辩证地看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要透析利弊,不能是什么地名都要恢复旧的地名,更何况许多地名历史上也是变来变去,在今天不必也不可能“一刀切”改回去,否则今人就成了泥古的傻模样。

    记得住乡愁,地名很重要。“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这句话好极!但这话不是李辉说的,而是一位老人给家乡官员写信时所说:“你们经济发展是好事,但是不要把我们熟悉的地名换了。地名,那是我们回家的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凡布衣    编辑:汪浩    
     图库
探险家抓拍海底“ ...
南京开展“百人城 ...
人生璀璨如烟火
日本熊本余震不断
范冰冰梳麻花辫现 ...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杭州首个土地公开出让方式推出的停车楼开建
·凌晨一辆凯迪拉克冲进西湖 驾驶员尿检冰毒呈...
·“茶与爱”国际微电影大赛在杭州启动
·老年乘客写诗为杭州公交女司机点赞
·白杨街道第六届社区文化节开幕
·茶香四溢 第五届万人品茶大会如约而来
·吸食毒品后产生幻觉 杭州一男子多次暴打妻子
·“女孩酒店遇袭事件”背后的安全细节
·女子冒充股东诈骗珠宝 案值9000万被判无期
·北京动物园梅花鹿断角流血 园方:自然脱落

当无人机抢了快递 ...

普京连线国际空间站

“俄罗斯小姐-2016...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