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陆大伯最近捣鼓的“空气净化器”靠谱不? 欢迎大家帮他验一验》后续
喜爱动手动脑的读者真不少
80岁杭钢退休工程师陆国强,酷爱发明。最近的重要“作品”是利用电扇改装的空气净化器,不仅价格低廉,而且低碳又环保。
净化器是做好了,用家庭空气质量检测表进行了简易实测,有效果。陆大伯还想通过快报,多听听大家的建议和看法,欢迎一起来“挑刺”(详见2月6日A05版报道)。
喜爱动手动脑的读者真不少。这两天,快报热线85100000陆续接到来电,有3位还抛出了犀利问题,一位是浙大医学院的退休教授,一位是浙工大的机械制图教授,还有一位是喜欢琢磨新鲜玩意的萨克斯手。
问题一:电扇吹的是冷风,秋冬谁吃得消吹?
提这个问题的是浙江歌舞团的萨克斯手。
“刚看到这个发明,激动溢于言表,市场上卖的净化器一台要好几千,贵呀,大伯的这个发明好,便宜实惠。”他很敬佩陆大伯,想把自己家的电扇搬到大伯家,让他给变个身;要真上市了,还决定买一台。
但仔细一琢磨,不对呀,风扇是夏天吹的,冬天对人吹过来,那不是冻死了,而且冬天雾霾最严重,总不能大冬天也开着电扇吧?就算对着墙吹,那过来的也是冷风啊。
陆大伯:这不是个问题。
冬天室内一般开空调的;就算不开空调,我这个净化器只要不直接对着人吹,并不消耗室内热量,反而能加速空气流通。
实在怕冷,就把吸灰尘的绒布包在吊扇上,然后吊扇上安一个反转装置,最多花3块钱,这样吊扇倒转,风往上吹,就不冷了。冬天热气上升,冷气下沉,倒转还能把热气逼到下面来,多好。
问题二:如何验证净化效果?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退休教授朱旭祥首先给陆大伯“点赞”,这个小发明加了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等元素,确实能过滤空气中的粉尘;最关键的一点是,价格便宜无污染。
但朱教授也有质疑:陆师傅按风扇在长时间使用后,留在扇叶上“一层黑黑的东西”来判断风扇吸附了空气中的粉尘,这并不科学。应该在单位时间内或者让单位体积空气经过“净化器”,检测通过净化器后的空气,看到底净化了多少,这样才合理。简单地说,就是怎么验证净化效果?
陆大伯:我请朋友在网上花500多元,买了一个家庭空气质量检测表,在客厅做了个简易实验,在抽烟环境下,用普通电扇和植绒的电扇各工作半小时,空气质量用植绒的电扇要比普通的提高10%-20%。
电视台看了快报的报道也来了,他们一个拍一个做实验。在6平米的空间里,用空气监测表一测,空气质量是轻度污染,让包绒布的电扇吹30分钟再测,变成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