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一场暴雨,让不少车主吃尽了苦头,追尾、熄火、浸水……那么,如何确保雨季行车安全?如何避免停车被淹?车内怎样防潮?车辆在雨中熄火又需哪些应急措施?针对这些车主最关注的问题,本报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项,方便广大车主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在暴雨突然来袭时避免损失或减少损失。
电闪雷鸣,及时除雾
电闪雷鸣,有的司机害怕闪电击中汽车,故选择下车避雨。其实,大可不必采取这种方法。因为,一方面有可能遇到盗抢;另一方面,闪电击中汽车,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人在汽车内部是不会感觉到的,不过前提是车窗一定要全部关紧并收起收音机天线。
狂风暴雨,严重影响行车视线,干扰视线的主要原因是雨水和车内的雾气,而空调是理想的除雾工具。只要按下A/C开关打开空调,将吹风口转向挡风玻璃,附在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就会很快消失。另外,由于两侧挡风玻璃和后视镜都有雨滴,导致视线不清晰,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拿纸巾把后视镜水滴擦干即可。
保持车距,放慢速度
雨天路面湿滑,摩擦系数降低,行车时一定要减慢车速,随时保持与前后车辆的安全距离,提前做好采取各种应急措施的心理准备。当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则应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当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外,还应进一步降低车速。
雨中视线不好,路上到处是浅浅的积水,分道线难以看清。但交通法规并不因下雨而暂停使用,变线或超车后,车辆一定要回到车道内,降低发生擦刮的可能。万一出现剐蹭事故时,车身不在车道内的车辆则会承担事故的责任。如何判断车道就显得很重要。此时,“前车之鉴”就是上佳之选,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跟随前车行驶。
暴雨涉水,勿松油门
见到积水,左闪右避,或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这两种方法都非常危险。当然,亦不可高速过水沟、水坑,这样会产生飞溅,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而且如果路旁刚好有行人,高速过水也会显得低素质。
涉水时,先等大型车过去,看看深度,一般轿车缓慢通过城市中15—20厘米深的水路都是没有问题的。稳住方向盘,低挡行驶,不要换挡和停车,缓慢均匀前进即可,切记涉水时油门不要松。如果涉水深度接近前大灯,行车时应该多警惕。如果水进入进气口,导致发动机熄火,那就在原地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再试着启动。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发动机舱盖,立即找个安全的地方熄火停车。
陷入泥潭,巧妙自救
下雨天或在乡间土路上行车时,经常遇到车轮陷入泥坑的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可以挂上一挡或倒挡,试探性地缓踩油门。当汽车能前行或后退时,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变,低速开出泥泞路段。如果汽车无法前后移动,可在驱动轮前后垫石块、砖头、木板或树枝等,以增加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使汽车平稳开出泥坑。
合适胎压,防止打滑
雨天驾车不要降低胎压。有人根据经验,在雨天行车前放掉轮胎内一部分空气,使轮胎变扁,以增大接触面、增加摩擦力、防止滑胎。但这种做法不可取。减少轮胎内的气体以增加摩擦系数的方法十分有限。汽车在雨中刹车时,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压强把轮胎与路面间的雨水排开,让汽车停稳。而轮胎触地面积变大,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强减小,刹车时力量减弱,不能很快将轮胎与地面间的雨水排出,致使滑行距离变长。
避让行人,注意安全
雨中行人撑伞、骑车人穿雨披,他们的视线、听觉、反应等受到限制,有时为了赶路横穿猛拐,往往是车辆临近时惊慌失措而紧急避让,使车主措手不及。遇到这种情况时,车主应减速慢行多鸣笛,耐心避让,必要时可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切不可急躁地与行人和自行车抢行,防止撞伤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