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土地注入互联网全新DNA 浙江3年计划打造智慧新农业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4-10-21 08:48   

迎着当空的烈日,挥舞着锄头。松土、除草,挖沟开渠。扬场堆垛,犁地播种,辛苦的劳作后获取果实。

如果你对农业两个字的理解还停留在这样的画面中,显然有些不够新潮了。

点点鼠标就能实现灌溉、控制湿度的开心农场,动动手机就能追溯到哪怕一棵青菜的田间到餐桌之旅,把菜种在“空中”,实现私人定制式的“新鲜配送”这样的场景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最近,农业界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柳传志靠着与罗辑思维的合作,5小时内卖出10000箱“柳桃”,风头直追去年供不应求的“褚橙”。两个小小奇迹的背后是农产品销售方式的改变。类似的例子还有卖茶叶的“乡土乡亲”,卖蜂蜜的“等蜂来”,创始人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农民,但都通过电商将传统农业玩出了新花样。东西依然是那些东西,如今却卖得又贵又快又好,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本周六下午的创业沙龙咱们就来聊聊农产品该怎么卖,有兴趣的读者请关注“杭州创业帮”微信进行报名。

浙江省农业厅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表示,到2015年,浙江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18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8000元以上,全省三分之一左右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浙江省提出实施“八大专项行动”和“十大重点工程”。

在备受关注的“智慧农业建设工程”中,浙江提出,进一步完善智慧农业发展政策,加大智能大棚、光温水控制系统、远程监控、作物数字化设计等应用的扶持力度,推广应用物联网等设施智能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和项目。

9月底,全国首家农业服务整合平台——浙江省现代农业促进会在杭州成立。

浙江省现代农业促进会将建立APP终端的农业供应链平台,将农产品与消费终端进行对接。这意味着,以后大家出门买菜用手机扫扫,就能把食物追根溯源一目了然,比如买一条鱼,可以了解从哪里来、吃什么料、用什么药,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等全部信息。

在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农业,并给整个产业注入了全新的DNA。

今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首次公开宣称将涉农电商、大数据业务和跨境电商服务视为集团未来的三大发展方向,这足以显示阿里对农业的重视度。事实上,将目光转向农业产业的企业绝非阿里一家。在房地产和足球领域颇有名气的恒大集团近日也宣布其将开始涉足农业,预计在农业、乳业和畜牧业领域的投资将超过1000亿。

私募投研人士指出,“产业资本,特别是近两年快速崛起的互联网企业涉足农业,正悄然改变着农业产业的传统格局。对许多农民来说,过去是提篮沿街叫卖,或者在田间地头,等着客商上门收购。现在是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可以让自己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正因为传统农业是一个信息化程度很低的市场,这意味着优先入主的资本比后到者占有更大的先机。其包括在数据采集、物流、食品安全等细分环节都蕴含了广阔的商机。”

国金证券研报同时指出,信息化将引领农业变革,从历史经验来看,从上世纪6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推行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80%以上的用户都已经采用包括GIS地图、农机自动化、农作物信息采样、产量分析等信息化产品。假设未来5年土地流转比例达到60%,包括前端传感器、数据采集、解决方案、互联网、食品安全等信息化投入,每亩 100 元计算的话,则整体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1080亿。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黄君 林司楠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