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 / 菱角芋艿
现在到了芋艿的季节,菜场里逛一圈,最多的就是它和它的“同宗兄弟”香芋。
香芋的个头大,小的菠萝大小,大的几乎和人的脑袋差不多,吃起来有点像番薯也有点像板栗。其中,荔浦芋头在国内顶有名气,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也提到,这种芋头每年都要作为广西贡品,一路快马加鞭,送到皇宫。另外,离我们很近的上海崇明香芋、奉化香芋也很有名。
杭州本地种芋艿更多一些,个头也要比香芋小一些。母芋发芽,嫩芽慢慢长大,第一次分枝后会长出小小的球茎,这叫“子芋”,也就是芋艿。有些母芋的生命力很顽强,可以再长出“孙芋”、“曾孙芋”、“玄孙芋”,几代同堂,和和美美。
卖菜的老板们说,香芋拿来和鸡肉或是猪肉一起炖,吃起来香芋的味道比肉还香;芋艿就更家常一些,很多人家买来水煮、红烧,都是清清爽爽一道菜,而且糯糯软软的,家里的老年人也咬得动。
菜场里那么多芋艿,你会选哪一家?对我来说,首先吸引我的,一定是用心“摆盘”的。
昨天去逛凤起路农贸市场,有一家老板用一个比萨大小的蓝色圆盘子来摆芋艿。芋艿一个个竖起来立在盘子里,堆了整整齐齐一盘子,看上去有点壮观;还有芋艿随意堆成了一座小山,看上去没花什么心思,但“半山腰”的地方横放的一只黄色小筐子却一下子让“芋艿山”有了鲜活的颜色。而且,黄色小筐也很实用,里面放的是削好了皮的白色芋艿肉,谁家不想自己削皮就可以直接买。
还有一位老板娘,在红色番茄、绿色豇豆中间,挪了块位置出来,放了个白色泡沫箱专门放芋艿。而且,每放一个芋艿,她一定会把芋艿“屁股”看起来粉粉的那一头露出来,灰黑系的芋艿也拗出了一份“娇媚”。给芋艿整整齐齐排好队以后,她又在最后放了两个大个头的香芋,让人一眼看明白,想吃哪个就买哪个。
特意在菜场里留意了一下“摆盘”。有一家小摊,卖的东西就两样,鲜菱角、鲜板栗,但老板娘似乎很懂配色,小小的摊位看着干净舒服。
板栗有带壳的,也有剥好的,都放在了大红色筐子里,和土褐色的板栗一搭,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翠绿色的菱角,放满水蓝色的盆子,再倒上些清水,满眼水灵灵。老板娘还在这翠绿色的一盆里,轻轻放了一枚紫红色的菱角。那颜色鲜灵得让来来回回的人都要看上两眼。剥了壳的菱角,雪白雪白的肉,一小筐一小筐的,就摆在鲜菱角旁边,透着股脆嫩的可爱。
可能都是秋天的时令菜,也可能是老板娘摆得好看,路过摊子的人,很多会停下脚来,看一看,夸一夸,再让老板娘称上一点,高高兴兴地走。
离菱角摊不远,还有一家主打卖包心菜的小摊。老板一边嘴里叫着“鲜白菜、鲜白菜”,一边手里拿起圆鼓鼓一个,往砧板上一放,手起刀落,包心菜就分了两半。
凑过去看,剖开来的包心菜里,最嫩头的菜心,蜷蜷地缩在一起,看着就很新鲜。老板娘把半个半个的包心菜,往“菜山”上一堆,最新鲜的一面,人人都能看到。很多主妇喜欢这一套,陆陆续续半个半个地买走了。
老板娘说,一般三口之家,包心菜买一个嫌大,半个刚刚好。切开来,既能让大家看看新不新鲜,又能顺顺利利卖出去,她觉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