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水、沐浴露、有机黑香米、手机、电视、宝马、奔驰……你能想象这是银行在卖的商品吗?不仅如此,银行还能帮你订酒店、买机票,甚至还做起了房屋中介,银行正变得越来越“不务正业”。
伴随着传统电商的蓬勃发展,众多银行也按捺不住地开始自建网购商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频频发力,将触角伸向电子商务领域,一边是电子商务巨头们对金融领域心驰神往,另一边是金融机构对电子商务的满怀憧憬,这一场跨界的竞争正在愈演愈烈。
不过,与传统电子商务纯粹地“卖东西”目标不同的是,银行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策略,是通过经营电商平台,获取大数据、发掘互联网金融需求、完成对银行客户二次价值的开发。对银行来说,他们在乎的,并不是售卖商品而获得的利润,他们更需要的是电商交易背后积累的商家和用户数据,并尝试开拓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金融服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金融超市紧随货品商城,最终的目的就是将金融产品从线下转为线上。
银行要从支付体系的末端走到源头
一开始,银行开设网上商城的主要功能是围绕信用卡而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兑换信用卡积分和推广信用卡分期付款功能,其功能不过是为了信用卡做增值服务,面向的是特定的持卡人群。
之后,有中资行进驻淘宝商城,开出了首家银行的淘宝旗舰店。但是,真正能在线上完成交易的,只是那些贵金属产品,如银行代销的熊猫金币、银行自有品牌的实物金条。其他的理财产品、贷款服务等都只能走线上预约、线下办理的结合模式。
然而,银行对电商的胃口岂止于此。在重新谋划下,多家银行开出了更全更大的网上商城,商品种类齐全,俨然一副试与传统电商争天下的架势。
在传统的电商模式中,银行处在支付结算链条的最末端,作为普通消费者,可能早已习惯了传统电商的大而全。银行在这些电商的支付体系中,话语权丧失。
以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普遍不向银行提供交易明细。比如说你在淘宝上买了一盏台灯,用的是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快捷支付,花了150元。但是,招商银行只知道自己的客户通过支付宝花了150元钱,但它根本不知道这150元是买了什么东西。
这些数据,阿里根本不会告诉招行,因为这正是阿里云的核心价值。所有银行都知道,用户数据决定了未来的生存竞争力,何况这个用户本来也是自己的持卡用户。这是银行有动力用现在这种模式做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的根本原因。
对银行来说,其建立的电商平台无论B2B还是B2C,都需要配合相应的金融服务,而金融服务才是银行把自身提升到电子商务平台之上的专注点,通过电商金融平台带来的新鲜的用户、客户的金融信息和贷款、支付、理财等金融消费才是银行最关注的盈利点。
银行争搭电商平台
2012年6月28日建行推出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开始,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加入到抢夺电商平台的大战中来。
交行在建行之后推出同类平台“交博会”,农行去年年初推出“E商管家”。
2013年8月29日,民生银行也在深圳前海正式注册民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在大型银行中,建行和交行建立起独立的电商平台是银行同业内最为全面的B2B(商户对商户)和B2C(商户对消费者)综合电子商务平台。
和建行、交行建立的独立电商平台不同的是,其他银行的“网上商城”或“信用卡商城”主要采用针对本行客户的B2C模式,服务对象、业务产品和支付结算方式等较为单一。
有专家预测,未来会有更多银行倾向于建设类似于建行“善融商务”这样的电商全流程金融服务平台。
银行跨界电商的建行样本
建行的“善融商务”是目前银行体系内运作得较为成熟的样本,而“电子商务金融创新”被视为建行“善融商务”的核心。
从目前已经开发的相关产品看,善融商务企业商城的融资贷款服务非常丰富,包括网络联贷联保、网络大买家供应商融资、网络速贷通、e点通等,企业可以线上提交贷款申请,查询贷款审批进度等,在这里,网络交易量和融资贷款规模被有效结合起来。像“网络大买家供应商融资”就是由供应商以网上大买家的订单为依据,向建行申请贷款。“网络速贷通”则需要凭借用户网络信用记录,有效的抵质押担保,向建行申请贷款。
在这个平台,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平台结识上下游企业,银行也可以根据企业情况提供融资等产品服务,提供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这是普通电商所不能做到的。
而在善融商务个人商城方面,个人实名客户也可获得集贷款申请、审批、签约、支用、查询等一系列全流程在线贷款服务,可以根据自身资信及消费需求申请包括个人小额贷款、个人消费额度贷款、个人权利质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等多个贷款产品。在购物的时候,还可选择信用卡分期、贷款支付或组合支付,这其中,金融服务商的特质被彰显无遗。其中,像房E通小额贷不需要抵押物,主要为高信誉度的客户提供一定的授信额度,满足客户融资支付需求。
有业内专家指出,从善融商务的运营模式看,用户通过这个模式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行为,都能为建行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并用于给用户提升信用指数,从而和贷款额度相关联,这个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信用机制的建立,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电子商务交易成本,客户需要贷款时只要在平台上发出申请,就可快速授信,获得贷款支持。
银行“跨界”有优势也有不足
从目前来看,银行是电商生态里的大象,传统电商巨头是狮子老虎,形不成竞争。
银行的优势是有全金融牌照,可以在符合银监会规定的同时,向有资质的企业发放贷款,并让他们到平台上经营。初期这些企业贷款需要抵押,时间长了凭它在电商平台的信誉积累,就可以没抵押贷到款了。
而同样做电商平台,阿里巴巴的做法是花了10年先积攒起了2000万的小微企业数据,再沉淀出里面比方150万家比较优质的部分,向他们发放贷款。两家等于是从两个方向往中间走。
不管怎么说,由于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大量涌现,银行的支付结算服务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电商平台对客户资料、客户交易详单等信息进行了屏蔽,银行脱媒现象严重,切入电子商务领域、拿回本属于自己的结算业务,各大银行只能搭建专属商城来打破行业发展天花板。借助低成本的电商平台,整合企业、个人客户资源,接入其最为擅长的支付、结算和融资等业务,成为“跨界”银行最向往的商业模式。
而银行进入电商领域,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商主力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全流程网络融资和多种支付方式也使电商企业能实现网上申贷、网上支用、网上还款。
比如你购买一件商品的款项,通过商城账户支持网上银行、账号支付、信用卡分期、融资支付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跨行支付并第一时间到达卖家账户,而不是第三方账户,在确认货品送达、买家收货之前,这笔款项托管在卖家名下的账户里,虽不能提用,但产生的利息等全部归卖家所有。
此外,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也能够更实时地贴近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依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不断创新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电子商务服务领域,提高电商交易量和交易额。银行所具有的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也能够有效防控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风险和信用风险。
当然,银行在发展电商业务时,因为起步较晚,从起跑线上来说,已经被专业电子商务公司抛在后面,同时天生传统银行思维,缺乏从事电子商务营销的经验,很难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和及时上线,这都是银行发展电商的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