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公布的近5000字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几乎没有提及房产税、房价、调控、甚至住房保障等相关房地产的字眼。虽然如此,但公报中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等词句,仍被业内视为关乎今后楼市发展方向的重要信号。
这些纲领性词句,到底会对楼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报记者连线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
杨红旭认为,本次公告与房地产相关的信息太少,只有一个“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最终的结果是农村集体组织,可以像城市政府的土地局、土地中心那样,出让自己的集体建设用地。也就是说,不必像现在这样,政府先低价从农民手中征地,然后高价卖给开发商。”
杨红旭表示,从远期来看,集体土地的入市,将会增加土地供应量,增加房屋供应量,冲击现有的土地市场,推进楼市发展。至于先前流传的383改革方案中,提及的小产权合法化,也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实现同权同价之前,在土地法修订之前,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合法化。
至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句话,杨红旭认为主要指将已分配的耕地、林地、宅基地等确权、产证,通过法律的形式,让其作为一种财产,让农民放心地、更好地享用(如流转、抵押),最终实现集体用地与国有用地的同权同价。
杨红旭认为,太多人对三中全会在房地产方面的期望值过高。实际上,三中全会对于楼市,无所谓利空还是利好。未来的楼市,将更多由市场“无形之手”去主导。如果你是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者,可以等待保障房。如果是中高收入者,尽可按自己需要,决定是否购房。
过几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能会公布,其中应该会提及房地产、住房保障等领域。“不过,既然公报中没怎么提及房地产,说明这个行业并非改革重点领域。另外,强调市场机制,也就意味着房地产调控趋于弱化,未来将形成住宅供应双轨制:政府主导保障房,市场主导商品房。”杨红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