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到转化应用有多远?从转化应用到产业化要多久?那些看上去高端大气的科研成果走进企业、走进我们的生活其实没有那么神秘。日前,“2013世界工业技术研究院协会暨国际创新成果浙江推介会”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开幕,本次推介会由浙江省科技厅、世界工业技术研究院协会、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和浙江工业大学共同举办。
温州服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云旭专门从温州赶来,参加当天的推介会及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她说,在科技部与省科技厅的牵线下,公司之前已与意大利方面的纺织研究院有了3年多的接触。
“中国在丝绸、化纤等领域有自己的优势,而意大利在服装品牌建设,服装设计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双方共建研发中心,对中国与意大利的服装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对产业提升和品牌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徐云旭说。
浙江320万中小企业渴盼创新成果
位于长三角的浙江,以全国1%的土地、4%的人口,创造了7%的国民生产总值。2012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46万亿元,居全国第四位。当前,浙江有320万中小企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创新需求旺盛。
此次推介会可谓“盛况空前”: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38家国(境)外机构,包括国际科研组织、研发机构、高校、企业、政府代表和科技外交官等80多名国(境)外来宾,省内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高新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代表等270多人参会。
开幕式上,不少中外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了现场签约。芬兰CLEEN公司、丹麦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舟山市政府、浙大网新共建的浙江国际创新研究院;温州服装发展有限公司和意大利高等培训及研发中心等单位联合设立的中意纺织及新材料研发中心等正式揭牌。
俄罗斯国家元素有机物化学与技术研究院、俄罗斯国家合成橡胶研究院、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分别与新安化工、巨化集团、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力电能表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学院等单位签约。
世界工业技术研究院协会秘书长罗哈尼·宾缇·汉萨姆说,创新核心是工业技术研究,浙江作为经济开放、创新能力领先的省份,人才和工业基础完备,有能力吸引全球成果,不仅可以给企业、政府获利,同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近半浙江企业参与了国际合作
活动期间,举办了国际创新成果专题推介、国际创新成果对接、科技外交官浙江行和园区企业考察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设立了中俄(化工)、中意(纺织)、芬兰和丹麦(绿色建筑、空气治理)等专场科技成果对接会。
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白俄罗斯等国向会议推介了200多个可供合作或转化的项目,为浙江与国际科研组织、研发机构、高校、企业之间搭建了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创新平台,仅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就达80多个。
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科技公参等7名科技外交官走访杭州市国家高新区,与区内企业对接交流,为园区发展出谋划策。芬兰国家创新局还与省科技厅续签科技合作备忘录,联合建立双方产业研发合作框架机制,共同支持双方企业开展面向国际市场、以产业化为目的的产业研发合作项目。
“虽然这样的多国多领域合作模式难度会比以前的大。但相比较之前的合作模式,这次的合作模式涉及的领域更广、国家也更多,这样会给我们的研发力量提供更多的支持。”浙江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处副处长陈勇博士表示,其实浙江的企业中,有国际合作意愿的很多,从2001年起,科技厅已经成立了600多个项目,近50%的企业参与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