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开通前 杭城便利店扩张提速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1-12-12 06:34   

全家便利店进入杭城 月底前四店同开

祐康本周欲开20家便利店

地铁开通前 杭城便利店扩张提速

昨天,记者路过中山北路国都公寓发现,小区门口的“全家便利店”装修进入扫尾阶段。

“全家便利店”原名“familymart”,隶属于日本西友商店旗下,是亚洲最大国际连锁便利店之一。目前中国市场业务由拥有著名品牌“康师傅”的顶新国际集团负责。

就在“全家”开业前,杭州佑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传来消息,本周将有20家便利店同时开业迎客,加速网点扩张。

一位商业地产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伴随地铁一号线即将通车的利好,今年以来可的、喜士多等连锁便利店拓展部负责人就时常向他打听合适店面,攻城略地欲望强烈。

“未来一两年,杭州连锁便利店时常会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或许会有更多外来品牌加入竞争。”一位资深从业者给出如是答案。来自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便利店销售总额有望从2010年的361亿元人民币增至636亿元人民币。

1.“全家”首落四子进驻杭州

传言已久的“全家进杭”的消息终于在2011年末得到实质性的证实。

记者昨天在中山北路243号即中山北路与凤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的位置,见到了正在装修的全家便利店。其店面招牌已制作完成,白底绿字显示了“快”意。推门进去,内部地板和天花板已装潢完毕,墙上贴着柚木色的护墙板,比其他便利店似乎多了一种“家”的感觉。在店铺的中央是两排主货柜,进门右侧是大吧台,类似蒸包机、热狗机等设备都已摆放到位,而店铺后侧的靠墙位置则安置两部内嵌式展示冷柜。

装潢现场的值班工人小周告诉记者,店铺是在8月份进行装潢的,大概月底之前就能完工并开始营业。“这个商铺之前是服装店,经营了两年后在今年7月份易手给一个上海老板。”便利店隔壁文具店里的吴阿姨说。

“首期签下了四家店铺,分别在中山北路、醋坊巷、建国北路和汽车北站。”上海福满家便利有限公司杭州地区负责人游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这四处网点正在同步装修阶段,进展顺利的话会在12月底前营业,这就意味着2011年底前杭州人会接触到一个新进的便利店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到今年上半年全家在大陆店数612家,分布在上海、苏州、广州,其中上海483家,苏州与广州此前店数均未突破百家。

2.未来一两年或有更多新进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24小时便利店市场上,来自上海农工商集团的可的拥有120余家门店,联华旗下的快客拥有90余家门店,授权于台湾大润发集团经营的喜士多有80余家门店,另外祐康旗下佑驿站和佑乐客有近100家,另外还有少量的每日、天天伴、家友等品牌门店,考虑部分门店会因经营不善还关门的原因,总量在300-400家左右。

“‘全家’进杭,或许是一个信号,杭城便利市场将进入一个品牌连锁企业群雄逐鹿的格局。”一位多年从事便利店连锁发展的业内人士认为。

上月底,来自温州的十足便利店在萧山和滨江同时开出了6家门店。虽然暂未挺进市中心成熟地段,十足方面表示其发展策略就是“从周边开始,一个区一个区挺进,逐渐扩大影响力”。

进入12月后,在全球享有颇高威望的7-11便利店将开放加盟的消息又给整个便利店市场投入一枚“深水炸弹”。记者联系运营上海7-11的统一超商上海便利店有限公司公关总监黎家豪,得到的答复是“预计将来会对内部员工开放加盟,但杭州暂时不属于统一已获得的经营范围。”

即便如此,在本地一些便利店负责人看来,仍然不可掉以轻心,“7-11在商品选择和经营模式上确实胜人一筹,品牌效应极佳,如果他把触角伸向杭州,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打开市场。”

除了这些纯便利店连锁企业外,很多超市零售商也在布局其便利店模式,比如物美、华润万家、沃尔玛等都有在各自强势的地域延伸出24小时便利店业务,待模式成熟向包括杭州在内的全国一二线城市开拓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相比2003年第一轮的扩张潮,这轮扩张将以实力品牌扩张为主,这些品牌背后大都会有实力强大的母公司作支撑。”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毕竟便利店扩张仍是个“烧钱”的行当,“单店盈利周期一般在6个月至12个月,但是20%-25%的毛利难抵继续开店的成本投入。”

3.“三代”便利店模式崛起

熟悉杭州连锁业市场的人都会对2006年便利店所经历的洗牌之年记忆犹新,那年各个连锁便利品牌都或多或少地关闭门店进入休整期,其中来自上海的良友金伴甚至全线撤离。

“五年前的洗牌,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于房租压力,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现在遇到的房租、人工工资等经营压力更大,所以我认为那不是主要原因。”祐康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凌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

郑凌掌管的电子商务公司发展连锁店经历过第一代“前店后仓”夫妻老婆店,第二代售卖冷冻冷鲜商品、油、大米等民生商品的社区店和演变为祐驿站(24小时便利店)、祐乐客(社区店)并存模式的转型。

“涉足24小时便利店并大范围扩张,是因为杭州人对便利店的接受度和便利店经营模式两者都发生了变化。”

转变源于便利店从单纯贩卖商品向贩卖便民服务转型,“商品种类和价格并不是便利店的优势和真正内涵。”郑凌说,祐驿站的英文名就叫做“YOUEASY”,意为便民。

在体育场路建国北路交叉口的“祐驿站”门口,记者就看到醒目的水电费代缴、话费充值、信用卡还款等服务标识。就是增设了这些不起眼的服务项目,“祐驿站”门店平均日客流量比此前的“宜康”增加了四五百人。新一代的便利店也增加了鲜食商品,如便当、饭团等,这两项新业务给祐驿站带了700%-800%的营业收入增长。

“尤其是当下80后、90后的消费主力军,他们对价格概念较为模糊,更讲究消费的便利性。”郑凌说。

今年3月开始深入研究杭州便利市场的“全家”便利店也最终确定在杭州开设“三代”店。“相比上海市场较为成熟的二代店,杭州市场的门店营业面积会更大,给顾客更加通透宽敞的感觉,同时设计低矮的货柜以拉近与顾客的距离。”负责“全家”在杭拓展的游经理说,上述改变是考虑到杭州生活节奏更为悠闲,另外还会在部分门店增加供堂食休憩的桌椅,甚至还会有WIFI网络信号覆盖。

4.地铁时代便利店选址有更多选择

“四月份时,在河坊街相中一个店门,年租金在80-90万元,但到11月份已经涨到180-200万元,涨幅实在令人咋舌。”一家24小时便利店门店拓展负责人叫苦,想在杭州成熟地段找一处适合生存的店铺难度极大。

这种抱怨声,杭州商业地产行业协会会长金毅时有听闻,“好几个品牌都追着我,帮忙物色店铺。”

对于祐康“祐驿站”这样打算大步扩张的连锁业态来说,开始将选址范围扩大到主城区以外范围,而前提是有地铁1号线穿越。

“地铁开通后,会进一步扩大杭州人的生活半径,一些相对偏远地块也因地铁而带来足够的人流量。”郑凌说,这其实也是他们选择这个时间点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原因对于新进品牌来说,似乎更为重要。

独木难成林,零售行业更加看重规模效应。据了解,便利店商品一般由统一的物流配送,要在一个地区摊低物流成本,需要达到50-60家门店数,而若要在众多同业态竞争中建立品牌影响力则门店数要提升至100-200家。

“这种品牌影响力不仅能带来稳定的客流量和营业收入,还有助于‘抢’店铺。”一家连锁便利店负责人说,如果房东连商家名字都没听说过,肯定不乐意租店面或者加价抬高租金,“7-11在台湾地区的店面租金就要比竞争对手低出一些。”

“也许明年杭州就会隔三差五地开出一家便利店。”一位长期跟踪连锁零售业的人士认为,今年四季度经济环境出现拐点,部分中小弱势商家选择关店“过冬”,其物业正好可以腾出留给一些急需扩张的实力企业发展,提前加快布局,抢占市场占有率。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颖 实习生 侯晨捷 摄影 詹逾  编辑:江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