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收获最后一粒香榧青果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1-09-20 08:31   

本报记者(右)与张阿婆一起采香榧。

当冷空气带着秋意来到诸暨的时候,香榧的采摘收获也接近尾声。昨日,本报记者来到诸暨市的香榧主产区赵家镇,与榧农一起采摘今年最后一批香榧青果。

赶上最后一茬香榧采摘

赵家镇张家坞村距离诸暨城区30公里,上午8点,记者在村口与67岁的张阿婆会合时,老人已经准备妥当:工作服、草帽、背篓和一副梯子。

沿不足10米宽的山路往上走3公里,就到了张阿婆的“地盘”。 赵家镇50平方公里的香榧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全国60%左右的香榧树,光是树龄500年以上的就有2.5万棵。张阿婆的9棵香榧树今年刚好“40岁”,已长到碗口般粗。算起来,栽树时的张阿婆尚被唤作“张阿嫂”呢。难怪香榧树有个外号叫“子孙树”,意思是香榧树从栽种到结果时间很长,爷爷栽树,孙子才能吃到果实。

从9月9日香榧开始采摘以来,张阿婆每天要蹬着三轮车往返好几趟。几棵高大一点的树上的青果前些天已采完,昨天是收拾最后一棵3米多高的“小树”。

在树枝高的地方,梯子就派上了用场。树枝低一点的,张阿婆伸手就能摘到,张阿婆不时将青果放进背篓里,动作娴熟。到中午11点收工时,称一称收获:32斤。

香榧身价今非昔比

香榧的大小年是两年大年一年小年,今年正好赶上香榧小年。“今年香榧大减产。”张阿婆告诉记者,前些年这9棵树每年能结青果1200多斤,老两口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今年只有500多斤。”

除了这9棵香榧树,张阿婆还有2亩樱桃、1亩茶叶和1亩板栗,“每年收入六七万元。” 张阿婆感叹说,20年前,香榧一元钱一斤都无人要,如今上百元一斤还不一定买得到,“听说还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嘞!”

就连卖香榧,也已经今非昔比了。10年前,她和几位村民合伙雇辆面包车,凌晨出发赶着把当天的葡萄、板栗等送到杭州的农贸批发市场。而如今,张阿婆只要把这些农产品放在家门口,很快就会被游人买光,“并且价格也很划算”。

小年减产物以稀为贵

“香榧从开花到结果,要三年才成熟。”诸暨市林业局何祖利副局长告诉记者,今年是香榧小年,总体产量偏少。昨天下午,赵家镇今年香榧青果产量出炉:300多吨。诸暨市香榧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剑说,这个数据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同样,嵊州、东阳、绍兴县等地今年也大量减产,当地香榧青果收购价已从去年的16元每斤上涨到今年的30元每斤。“香榧青果剥壳后,要经过10多天时间阴干,然后再炒出不同的口味,这样折腾一圈下来,5斤青果才能做出1斤成品香榧。看这行情,今年的香榧至少要150元一斤。”周剑说。

据了解,日前诸暨产香榧的四个乡镇,农户人均收入仅香榧一项就达1万元,占人均年收入的80%以上。虽然今年香榧减产,但对榧农的收入影响不大,由于价格走高,总体收入持平或略上升。

另外,当地企业已在探索利用香榧果壳制造香榧熏香、肥皂,以及研发生产香榧酒、香榧饼干等延伸产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王猛  编辑:江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