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道数学题:充值2000元办张会员卡可以打八折,充值4000元则能打六折,为什么不充4000元?因为也许在商家规定的时效期内,你只能消费完2000元,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该享受的折扣白白流失。
于是,聪明的都市白领找到了一种新颖的消费方式:拼卡。这样在不降低生活舒适度的前提下,还能节省生活成本。他们认为,在物价高企的今天,省下就等于赚到。
不过,法律人士提醒,“拼卡”这种看似互惠双赢的消费方式却暗藏隐患,不仅存在泄漏持卡人个人信息的风险,而且因为共同出资持有某消费卡,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等“拼卡后遗症”,从而降低消费过程中的愉悦感。
拼拼合算吗,先来做道题
“我有张乔治的贵宾卡,但金额太大,有姐妹要的话可以联系偶,做头5折,总监剪发也才30元。”
“我有张万象城的溜冰年卡,各位拼友有想去溜冰的,可以和我联系……”
打开本地各大社区、论坛,类似相约购物、美容、健身的“拼卡”帖子不胜枚举。很多网友拥有不同商场、餐馆、影院、美容店的优惠卡、贵宾卡,于是纷纷上论坛“晒卡”,以期寻找合适的“拼友”。他们的口号是:“拼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昨日,记者在19楼上简单搜索了一下,就得知今年以来有关拼卡的帖子,不下万余条。
事实上,“拼卡”一词并不新鲜,早在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中就有了。但与当时相比,随着网络论坛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博的开通,如今你找到“志同道合”的拼友的几率大增,这也是拼卡一族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
记者本人也是“拼卡”的拥趸,与一些同事、同学、朋友拼了剪发卡、电影卡、淘宝口碑卡、商场贵宾卡等十几种消费卡。而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这种类似于团购的“拼卡”模式,主要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已经成为一种既时尚又经济的消费方式。
“前几天,我们4个同事拼了一张美容卡,因为存1万可以返1万,优惠幅度很大,但一个人花销又太大,4人合办,实惠共享,费用均摊,好合算。”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陈晨对记者说。
尝到甜头的“拼卡”族迅速发展壮大,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记者在 淘宝网上看到,会员卡、优惠卡的卡号已成为商品,不同价格可购买不同程度的优惠额度。
商家肯默许,只因有钱赚
对于消费者采用拼卡的方式进行消费,商家并不反对,“毕竟来的都是顾客”。而且拼卡族为了追求比较高的折扣或返现,大多选择大额的充值,这样也能让商家提前回笼资金,从中获得利润。位于体育场路的一家健身俱乐部的主管称,对消费者这种“拼卡”共享优惠的方式持欢迎态度。“我也是一个拼友。”上述主管说。
“拼卡”的消费模式,使拼卡族不仅得了实惠,而且还能拓展交际圈。这也让很多宅男宅女有了与人交流的机会。
在某论坛,有“拼客”一族还将触角伸到金融理财领域。比如基金申购,通过“拼友”团购就可享受3折费率。“拼”的内涵也越来越广泛,养宠物、炒股票、处理闲置二手货,都可以“拼”。总之,凡是大伙儿能在网上交流的,或是能找到个伴儿一起干的事情,都可以用“拼”字来概括。
当然,除了网上的“拼客”,现实当中,同事、同学都可能成为“拼友”。年轻的陈女士和同事一起“拼”了消费卡。她说这样不但可以享受优惠,还可以拉近与同事的距离,经常交流一些美容、健身心得。而吴先生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打球卡以后,不仅不用发愁没人陪他打球了,而且还能结交到新朋友,扩大交际圈,业余生活也丰富了起来,可谓一举多得。
友情提醒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防范风险
尽管“拼卡族”们在消费中尝到不少甜头,但专家提醒,在“拼卡”、“晒卡”的过程中,消费者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很多卡与卡主的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绑定,当心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非法利用这些信息,就有可能给卡主造成损失。”
网上也有消费者发帖,说个人信息在交易后遭到滥用。
浙江泽厚律师事务所程行坤律师说,“拼卡”应尽量选择自己周围熟悉的人,对陌生的“拼友”最好相互确认对方的身份,以避免消费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或者消费麻烦。
“对网上的陌生拼客,首先要确认身份,最好相互间能提前签订书面协议,交易过程中也要多长个心眼,不要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程行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