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慢读杭州
 
 
修补旧家具
2018-03-13 10:03:47 杭州网

    

    山西大柜

    庙椅

    1

    1985年,我和哈维·韦斯特(Harvey West)在北京认识,当时,他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博物馆馆长和艺术家的身份,应邀筹备组织赴美大型中国文物展览“天子·中国宫廷艺术展”。

    我以前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当编辑,1984年去美国读书。1985年,我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被天子展览筹展公司临时请去当翻译。我本来学的是比较文学,与文物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当翻译可以顺便回中国看父母,我觉得很好。

    哈维是项目部主任,我的工作是担任哈维的翻译,一起筹备展览。我第一次看到他是在电梯里,觉得他很英俊。

    我在广州外国语学院读大学的四年,从来没有接触过考古、青铜器的专业知识。哈维讲的英语很不好翻译,用的词和句子很专业,常常让我一愣一愣的,不知如何翻译成中文。实在翻译不出来的时候,我干脆和他“谈判”,请他用简单易懂的英文,或者把整段的话一次讲完,我再把大概意思翻译出来。

    有几次,他讲了一大堆话,我几句就翻译结束了。在场的其他美国人质疑我的翻译水平,“他说了这么半天,你就这么几句?”我很尴尬,哈维却很善解人意,总是安慰我,让我别紧张,他会慢慢来。

    十来次的翻译之后,我终于摸出些道道来,人也显得颇有信心。毕业以后,我作为哈维的助手,继续参与展览的筹备工作。

    筹展的地点在故宫,我们的办公室就在故宫武英殿。当时武英殿还没有修缮,很旧。因为在那儿工作,哈维经常有机会在故宫走动。他在那儿一走就是几小时,研究古建筑,也研究古代皇帝的生活方式。

    天子展览,是与中国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合作的,主要是为残疾人筹集资金。这个筹备工作,头头尾尾算起来,一共四年时间。展品涉及面很大,但是皇宫的家具没有在展览里面出现。

    哈维走访了22个省份的博物馆,经过很多努力,最终在1989年,把跨越2600年、近300件中国文物运到美国展出。

    这是有史以来中美第一次合作举办大型文物展,在美国各界引起轰动。

    2

    我和哈维的爱情是从友谊开始的,日久生情。天天在一起工作,就像对方的影子,有一天,我发现我们的爱已经一发不可收拾。展览结束之后,我们就到了我的家乡广州,于1989年10月5日结婚。从此,我们密不可分,形影不离。

    回到广州,我们原本是考虑从事跟博物馆或者出版相关的工作,但是阴差阳错,开始收藏旧家具。

    因为定居下来,我们需要家具,哈维就说去市场看看有没有旧家具。我们走遍了广州的家具城,他都没看中一件,最后找到文物店,听说有个浙江来的人专门卖旧家具。我们找到那个人,他打开小仓库,里面的中式旧家具全都垒在一起,上面都是灰尘,但哈维眼前一亮,把全屋子的旧家具都买下来了。

    把那些旧家具搬回到家里,我爸觉得我们搬回这么多破玩意,简直不可思议。我们俩吭哧吭哧地把那堆东西清洗干净后,经过哈维的摆设,在灯光照耀下,突然间感觉很不一样。这些老旧的家具,仿佛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因为喜欢,哈维又去找那个人问还有没有旧家具。当然还有啊,那个人就是专门搜集旧家具的。他带我们到了他的老家慈溪,那里每家都在卖家具,以前只有商人去找他们买,像我们这种收藏身份的人极少。

    那时候外国人还不能在中国买房子,随着收藏的旧家具不断增多,我们就租仓库,并搬到仓库去住。我们把仓库布置得很美,就像殿堂一样。

    哈维不懂中文,到中国来认识的第一个字是“拆”。我们经常在街上走,一看到有个“拆”字,就赶快去看看有什么旧家具可以买。我们只要有机会就找,我爸爸妈妈都出动。

    我们到过浙江好多次,那儿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一样。去不同的人家那里挑家具,他们都对我们很热情。每次,一会儿就来一大帮小孩,都来摸哈维的手,因为老外手臂上毛多嘛。

    3

    哈维的眼光很挑剔,绝对不收人家修理过的东西,因为他觉得被人修过的就失去了原来的精髓。而且我们收藏的每一样旧家具都不同,因为以前没有工厂批量生产,都是木工亲手做,而每一个木工的手艺都不同,所以每件家具都是不同的。所以,再烂,我们都要知道它烂在哪里。

    很多旧家具,别人都不要,因为太破烂了,但我们会要,要求是前面部分起码有百分之八十的原样,因为这是重要的资料。如果旁边烂了,无所谓,我们可以修。腿没了,后面没了,我们也可以修。这些旧家具的历史是死掉的,这些东西是要去抢救的,只要把它修复,它就会活过来。如果我们不去修复它,就再也看不到光阴和历史的模样了。

    慢慢地,我们的家具越收越多,从广东、浙江,到山西、陕西、北京、天津、福建,走了大半个中国。

    有人认识我们,就会找上门来。当他们对我们熟悉了,有些东西就会专门留给我们。哈维总是一看就买,但我们的钱也是有限的。我负责和卖家讲价。

    我们经常出去跑,也当成是旅游啦,每次也不知道会看见什么好东西。药匣子、马鞍、广州的老门扇、西安淘来的明代榆木手推车、广州1997年中山五路扩建时捡回来的废旧路牌、木质信箱等五花八门的物件都收。所有的家具和用具都必须跟生活有关,我们要考察主人当时是怎么生活的。

    有个山西运城雕花大柜,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我们发现它的时候非常破烂,只有前面门板是比较完整的,其他位置都已严重破损。柜子下面缠着拴狗绳,还有鸡窝草。以前是用来装衣服的,烂到主人用来做鸡窝,一只小母狗就住在柜子里,看起来很饿的样子。

    山西的庙椅,过去用在庭院外听大戏或寺庙里闲坐的,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也烂得很厉害。虽然只是看到它的局部,但一眼就能看出它以前的精美。由于庙椅呈长条形,比较少见,我们起初不知道是什么用途,不断查资料,最后才发现是庙椅。

    庙椅的背后有个故事。我们刚开始只找到一半庙椅,因为两兄弟分家时,把庙椅劈成两半,一人一半。一半放在室外,常年经风吹雨打就很破烂,哥哥觉得没什么价值,就卖给了我们。但另一半放在室内保存得很好,他的兄弟不愿意卖,我们做了他好久思想工作,等了几个月才终于买到。

    我们第一次见到长安大柜的时候,它的前面比较完整,但是后面烂得很厉害,表面也是脏脏的,黑黑的。但哈维一看就说,买下来。我一问价钱,比一般的柜子价格高六倍,我觉得卖家在欺负哈维是外国人,就没买。

    回去以后,哈维清点东西,问我怎么没那个长安大柜。他说你一定要去买,那是他从来没见过的旧家具,那么美,上面的雕刻很不一样,得好好了解。

    就为了他这个“了解”,哎呀,我又跑回去,终于买了,也没有讲价。洗干净了以后,很吃惊,那个长安大柜,的确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在任何出版物上见过,很稀奇。

    4

    这些年,我们收集到的旧家具,最新的也有一两百年历史以上。

    画家黄永玉先生是我们的老朋友,2004年他来广州看了我们的仓库以后震动蛮大的,我们的仓库有七百多平方米,摆满了我们搜集来、清洗干净,或者修补完好的旧家具,真的就像殿堂一样美丽,他就起了个名字叫维波楼。维,指哈维;波,就是我。几个月后,黄老先生给我们送来一个雕着“维波楼”的小木牌。

    很多人都喜欢古董家具,但都只是收和藏,而我们收藏的目的在于修复和抢救。如果说旧家具当初制造的地方是“第一作坊”,那么我们的仓库就是“第二作坊”,主要就是修复的工作。

    通常,旧家具从车上卸下来,被分类以后就进入“第二作坊”,首先要进行清洗,直到大致看到家具本来面目为止。把那些家具买回来,就像迎来一个受伤的孩子,给这个孩子洗澡,让它干爽休息;然后拆开,清除里面的虫卵、污秽,给它梳洗、治病。

    有些家具上的污垢很厚,是几百年积累的,很难洗掉,我们就用各种清洁的材料。经过很多次清洗,看到污垢下面出现的图画啊雕塑啊雕刻啊,都非常漂亮,真的非常欣喜。

    哈维是个要求完美的人,他对修复的要求很特别,不是凳脚坏了就只修凳脚,而是要求所有家具都得拆开。他的思路是,想了解最原始的工艺是怎么回事,顺便看看里面有没有问题。

    所以坏家具买回来后,木工要拆开,清洗干净,修好了再重新组装。通常来说,越是历史悠久的旧家具,里面就烂得越厉害。

    在这个过程中,哈维会进行资料的记录,并且拍摄修复前后的对比图片。每一件家具破损的地方都详细记录,比如右边残破了可以按照左边的图案进行复制雕刻。有些家具破损严重,无法在自身找到对照,哈维就会翻查以往的资料,看是否曾经修复过同年代、地区或者同一功能的家具,从中找参照物。所以就算是面目全非的残品,哈维都可以根据经验及资料逐一修复。

    但是说实话,并没有太多资料给我们查,只能自己摸索,一步一步去修复。我们查到的资料,要么就是黄花梨啊,一般人们关注的是黄花梨的贵重啊,它的线条的美丽啊,是什么人拥有过的,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关注的东西。最近几年慢慢有一些书,是关于家具的工艺技术的,以前几乎没有,我们得自己摸索。

    在拍摄修复前后的对比图片时,以前没有拍照的手机,照片都要用胶片洗出来,我们拍了几万张照片。

    具体的家具修复,不是哈维亲手做,是他指导工人。我们请了一些工匠,按照哈维的标准修复。哈维会的中文非常少,“没有马马虎虎”,是他用得最多的中国话口头禅。当木工听到这句话,就知道他对修复不满意了。

    5

    我们的木工都很心灵手巧,这让我们很自豪。他们在农村见过很多家具,专门修民间的家具,每个人都是能工巧匠,在我们作坊工作了十几年。最早是找到第一个木工,他又找到别的木工,但是这些人都不是一个地方来的,当时都好年轻,哈维对他们耐心培养。

    这些木工都在我们那儿长大,我们的作坊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他们的小孩都在老家,到了假期就请他们的小孩来我们作坊住一段时间,我们会安排给孩子们上课。

    所以古人是第一设计师,哈维和我们的木工是第二、第三设计师。在修复时尽量回复原貌,尽量找旧的木头,有时候不能找到同样的木料,那么尽量地在色彩上,比如油漆上统一,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修旧如初”,不是“修旧如旧”。

    关于山西庙椅的修复,因为破损太严重,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其他的形式跟它是相同的,所以放在那儿大概有十年时间,才开始动手,反复研究它,进行拼图,参照别的形态。修复过后,庙椅产生了一种不可言语的美。

    修复这些旧家具,哈维是不计时间的。我们从来没有计件工作,没有说一个月必须做多少,就是必须要做好,里里外外都要做好。那个破烂的山西运城大柜,修复后显得豪华大气,雕刻工艺非常精致。上面的铜钱花纹,很少见。

    收藏这些旧家具最困难的是怕有虫。因为广州天气潮湿,怕招惹白蚁,我们就要经常检查,杀白蚁。

    有人用白求恩来跟哈维比,说白求恩是救人,哈维是救物。三十多年来,我们修复的旧家具起码超过三千件,修复的过程实在是神奇,本来快当柴烧的家具,重新获得生命。修复后如果使用得当,还可以再使用五百年。

    现在人们都在说工匠精神,但是哈维和我们的木工们做了几十年,我们觉得做事应该就是这样。回想最初,我对于收藏和修复旧家具是怀疑的态度,但是跟着哈维做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哎呀挺有意思,感觉我们做对了这件事情。

    究竟收藏和修复这些家具花了多少钱?我们这个金额很大,无法算。至于我们用什么支撑这些费用?就是卖一点旧家具,做些设计工作,有点钱了就继续。

    除了收集、修复、收藏旧家具,从“第一作坊”到我们“第二作坊”的修复过程中,哈维学会了怎么设计家具。他设计的家具没有一颗钉子,所有接口都是榫头,做得非常漂亮。哈维的观念就是,希望这些东西能用五百年。

    哈维设计了现代派的台灯、沙发、桌子、凳子,很受欢迎,但是成本也贵,所以数量还是有限。但通过做这个工作,我们喜欢的那些旧家具都保住了。

    在哈维设计的家具中,有专门为我设计的小波系列,在每一件家具上,都刻有象征我的波纹。本来在中国家具中,没有丝巾架这一说,但哈维为我设计出了一个丝巾架:下半截像一个中式收纳柜,台面可放书籍,柜上的一格格架子便用来搭放丝巾。

    6

    就在我们的生活、工作越来越顺利的时候,2011年3月30日,我被确诊患有舌根癌。一切都得停下来,赶快到美国去治病。

    一夜之间,哈维成了我的24小时特护。他既是我的司机,还是我的厨师,又是我在急诊观察室里的看护者。经过十个月的治疗和康复,我挺了过来。于是,哈维和我决定继续我们还没做完的事情。

    我们又回到广州,过了几天,黄永玉先生来看我,送了我们一幅字:“爱情如意环,此环无终极”。

    不过,我们在慢慢地老去,2018年哈维78岁了,我64岁了,为了让重获新生的旧家具得以传承,我们决定将它们交由新主人保管,就启动了一个“维波楼”传承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设起码十家艺术生活博物馆,将收藏在仓库里的几千件家具展示出来,免费向公众开放。

    我们希望这些旧家具从民间来,再回到民间去。我和哈维只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保管员,修补旧家具,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先人是如何生活的,唤醒人们珍惜历史、爱护历史、保护历史。

    我们选择馆长的标准,主要是选择对旧家具热爱的人,看对方是否和我们的价值观一致,然后签合作协议。他们要承诺会保护好这些家具,供大家参观。我们的协议是建立在互相信任、诚信的基础上,靠人来维系这个信任。

    2017年 5月8日,第一间维波楼艺术生活博物馆在广州落户,近500平方米的空间收纳了数百件古家具,市民可免费入场,不过需要预约。接下来的九家博物馆会分布在国内多个地方。维波楼与传统博物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里没有冰冷的玻璃柜与围栏,因为家具本就是源于生活的,让人们使用的,所以我们欢迎大家触摸它们,亲身来感受和体验。

    未来在维波楼博物馆,我们有望增设一些互动课程,比如讲课,体验,教大家如何用石雕雕像做台灯。这种形式能够把博物馆活化,而不是给人一种冷冰冰的距离感。

    等到完成这些传承计划,一句话,就是都交出去。我很想去旅游,哈维想画画,然后我们俩要写书,把这些图片资料全部留下来,那是一份很重要的史料。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口述:姚小波 整理:叶文东    编辑:钟一鸣    
     图库
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增大
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人生璀璨如烟火
澳鲸鲨潜伏游艇下5...
舒淇一脸素颜放飞自我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植树节这天 他一口气在清凉峰上种下230株树苗
·高墙里建立“修心阅读文化基地” 为服刑人员...
·今年新开工17个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项目 吴山广...
·省市领导带头植绿 亚运筹办工作将步入快车道
·杭州一对夫妻上演巨款“被盗”大戏 票房淡结...
·雨天来临前给城市排水管网“洗肠”
·第二届万物生长大会在杭举行 首发杭州独角兽...
·男子情绪激动两次抢夺方向盘 大巴司机及时应对
·台男子为还数百万债务 自造毒咖啡网上销售被捕
·男子不慎将45万元汇错账户 法院判决全额返还

中国文化走进科威 ...

“梨园飞歌”莫斯科

李冰冰直播玩蜘蛛

刘亦菲深夜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