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慢读杭州
 
 
久违了,约翰·威廉斯先生
2016-08-19 15:14:09 杭州网

    

    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1942年生于河南,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荣誉博士。1970年代初起,先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著述包括《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中西文学的徊想》《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上海摩登》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20国集团(G20)

    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G8)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20国集团成员

    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土耳其、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

    李欧梵

    《杭州日报》的编者请我写一篇关于当今美国文学的文章, 以迎接 “二十国会议” 在杭州召开。我不知怎么办,因为近年来涉猎的大多是欧洲文学或经典,无暇顾及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也可能是在美国居住太久了,前后有四十多年,缺乏新鲜感。如今住香港,为了写这篇文章,只好“恶补”:读一本最近被美国文坛一致看好──甚至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赞赏不已的小说:《自由》(《Freedom》), 作者是最近蹿红的乔纳森·佛兰森(Jonathan Franzen)。有评者认为:这是一本最接近“伟大美国小说”模式的作品。然而,我读后仍然觉得失望。

    1.

    这本长篇小说(纸面本有七百页)写的是一个“典型”美国家庭的故事。所谓典型,我的定义是:中产阶级白人夫妇,结婚生了一男一女,住在中西部一个城市的郊区,当然还有一栋大房子,前面有个院子,还有车房……自当今的美国,这个典型的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毋庸发愁,然而就因为如此,似乎太过自由了。本书的题目,我认为指的就是这个,它的反讽意义自明。佛兰森的出身,我不清楚,但从书中窥测,他不属于这个世界,至少已经超越了这个庸俗的世界,所以小说并不是自传,甚至不是写作者自己最熟悉的事务。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来,字里行间也蕴含了不少反讽的因素。也许,这本书出版后所得到的好评就是因为如此。

    我们且来看看这个《自由》的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作者又怎样说这个故事。这对夫妇早在大学期间就认识了,不过女主角名叫帕蒂——喜欢的是丈夫——名叫华特的同室好友,名叫李查,一个落拓不羁的歌手,个性自由,当然不会要她。最后帕蒂还是和一直暗恋她的华特结婚了。这又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故事。作者花了一百五十多页的篇幅,炮制出一篇帕蒂因为一位心理医生而写的自传,我读来十分牵强。帕蒂脑袋空空,在大学只会打球, 结婚后也没有固定职业,和她的子女无法沟通, 于是精神忧郁,终于在她父母留下的夏季小屋里,引诱了李查,而好心收留李查的华特还蒙在鼓里。这段故事本身既庸俗又空洞,为什么作者花这么大的篇幅来“假造”?我的答案是:佛兰森继承了美国文学的一个大传统:从极端写实的角度去描写一个美国的小人物,无论她如何微不足道,还是想进入她的“意识流”,然而帕蒂没有什么值得描述的意识流,她的心态只有一个英文字可以形容:“banal”, 平庸。写实主义要求客观(虽然作者采用极为主观的自传体),不能容许太多的同情或怜悯。我读后不禁叹息:何必呢?也许作者要卖弄他的文笔,表现他的写实技巧。

    其实美国现代文学的另一个传统就是文字和语言。每一位出名作家都有自己的文体。远的如海明威和福克纳不谈,近的如厄普代克(John Updike) 和罗斯(Philip Roth), 更是以文笔见长:前者写新英格兰中上家庭,后者写纽约的犹太人,但是写得并不庸俗,至少我读来津津有味。为什么我读到《自由》书中的这一段就觉得俗不可耐,只有和李查私通的那一段,写得很“悲凉“ 而可笑。这是一个序幕。下面的故事,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跳到2004年,开始写华特和他的子女。作者反而用第三人称,前面的“坦白”自传体不用了,而从旁敲侧击的角度着眼,反讽的意味更强了。华特是一个老好人,但事业无成,直到他遇上一个德州富翁,受他青睐主持一个特别的基金会,目的表面是为了保护一种稀有的鸟类,实际是在掩护更大型的买地,破坏大自然的资源,换言之,和华特的信仰正相反。这一段的描写,作者的讽刺手法随处可见,只有华特自己和他的印度女助手(后来当然爱上了他)蒙在鼓里。我读到此处,不禁又想到早年读过的罗斯的小说,如《泼特诺的抱怨》(《Portnoy's Complaint》),短短两百页,把个纽约犹太人讽刺得入木三分,特别是住在布鲁克林郊区的他的母亲,读来捧腹,但读后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为什么佛兰森的文笔对我没有这个效果?只觉得华特笨得没有骨气,而他的印度助手竟然爱上了他!

    再看下去,儿子出场了,他在大学的同房好友的父亲,是一个保守的大右派,拥护以色列的犹太佬。但家里有钱……孩子乔依又爱上了同房好友的姐姐,于是另一个庸俗的故事展开了。这样看下去,我需要耐性,于是跳到全书的后半部,终于读到高潮:华特终于醒悟,在一场公开演讲中把剥削中产阶级的右派有钱佬着实挖苦了一番,但他还没有讲完就被台下的右派冲上来殴打。作者的意图终于直截了当地露了出来,全书背后的意旨是:中产阶级如果不自觉,生活在空洞无聊的物质享受之中,便会被有钱人欺骗,剥削,压迫,而失去真正的自由。至于华特这一家的结局呢?我猜出来了:中产阶级的家庭再腐败,但毕竟是家庭,所以华特还是原谅了帕蒂,重归于好,但是华特的印度女友,却死于车祸。

    美国小说一向以中产阶级家庭为故事的主轴,这本小说也不例外,但除了巨细无遗的写实,文学上的意义也许尚不至此?书中数次提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帕蒂──这个一生没有看几本文学书的家庭主妇──竟然还看完了,这似乎离写实太远。我猜作者的用意很明显:故意把这部名著的故事拿来做对比。表面看来,帕蒂就是美国当代的娜塔莎,她把丈夫华特比作老实人皮埃尔,而情人李查呢?就是娜塔莎的那个表兄?这种比较太过简单,也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反讽。美国多年没有内战,表面上一切太平,只有一个突然爆发的事件——“9·11”。但是它背后的涵义还是批判性的:在这个21世纪初的美国,除了恐怖分子的威胁外,已经没有什么“大事件”了,甚至多年来的种族问题,特别是黑人的不满,也没有进入这个白人中产阶级的庸俗而空洞的世界中,这就是资本主义制造出来的“自由”,因此我觉得作者是一个对现状极为不满的左派知识分子,却偏偏用这种反讽式的写实主义来讥讽和批判这个白人社会。然而,他成功了吗?这一层用意,一般读者是否读得出来?

    2.

    在读《自由》的同时,我还看另外一本美国小说,是一位朋友介绍的:《思东纳》(《Stoner》), 两本书同时阅读,感受大不相同。如果《自由》是热门,那么《思东纳》就是一个冷门。这本书的作者现在几乎已被遗忘,名叫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和电影音乐大师同名。他是一个文学教授,去世前三十多年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大学教文学和写作。这本小说初版于1965年,我看的是2003年的版本,换言之,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又被重新发现了。

    威廉斯的文笔和语言与弗兰森大异其趣。二人都写实,佛兰森用的是模仿中产阶级习俗的语言,有时啰啰唆唆,俚语和脏话一大堆,也许美国读者读来亲切,但我读来反而觉得有点卖弄。威廉斯的语言干净而文雅,绝不卖弄,他服膺的显然是一个更典雅的英国小说传统,但没有幽默。佛兰森往往借书中的人物而把感情形之于外,而威廉斯是收敛的,把感情压抑在角色的内心和叙述的语言之中。两人虽都用第三人称的典型写实手法进入角色(连《自由》中帕蒂的自传,都是用第三人称,而不用“我”),但只有一个相同之处:都是写一个平庸的人物和他的家庭。为什么我看了《思东纳》那么感动?也许因为他也是一个文学教授吧,“同病相怜”。这个小说中的平庸教授出生在密苏里州,1910年入密苏里大学,他受到一个文学教授的影响,从农业改学中世纪欧洲文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在原校任教,直到他退休,于1956年逝世。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故事,在全书的第一页就交代得一清二楚。作者似乎有意在为他著传。

    我必须承认:啃了大块头的油腻的《自由》盛宴之后,《思东纳》犹如一碟冰淇淋甜点,清新可口。作者既然是教写作的,他当然博览群书,熟悉各种文体,然而故意用一个平淡的笔法来描写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诚然,平淡之中也蕴藏了不平淡。故事逐渐展开,思东纳在大学里学习后任教,做一个讲师,遇到一个普通的女子,和她结婚,但婚后生活极不愉快。在学院里,他当然也卷入英文系中的人际关系和纠纷。这一切我读来都似曾相识,但是越读越有味,为什么?也许其他读者会觉得无趣?见仁见智,我不能保证。我是被威廉斯的文笔所吸引:我从自己的经验知道,这种平淡而干净的文字,是要经过千锤百炼才写得出来,然而作者的功力就在于此。平淡并不代表简单,为此书写序言的人说:这种平淡文笔反而可以反映各种细微的感情和思想,清晰而不滥情。它更反映出作者本人对文学和写作的热情。我的感动也源自于此。这个教授只有一个特长:他教书十分认真,全力以赴,他对文学的执着和热情显然是他不幸的婚姻的一种补偿。所以当他发现爱上他曾指导过的一个研究生,而她竟然为他在课堂上的风貌而倾倒的时候,二人的恋情自然发展到高潮,这一段的描写,是全书最感人也最哀伤的一章(第12章尾到第13章),因为这段婚外情必然会终结,思东纳也必然回到他的家庭。这几乎是美国小说的惯例,作者不会学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由婚外情而导致女主角自杀的悲剧。最后,思东纳经过这一段恋情后,健康衰退,得了癌症,最后默默而死。他临死前在家里床上回忆自己这一生的段落,短短数页, 文字简洁到了极点,但读来不亚于托尔斯泰(安娜自杀前那一段“意识流”式的回想),几乎令我落泪。

    思东纳也过了平庸的一生,然而相形之下,比《自由》里面的人物更自由,更高贵,因为他有一个忠于文学和人性的伟大灵魂。久违了,约翰·威廉斯先生,我这个文学“同行”在此向你致敬。

    乔纳森·佛兰森

    (Jonathan Franzen)

    1959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美国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主要作品有《偶尔做做梦》《第二十七座城市》《强震》《自由》等,被评论界誉为最出色的美国小说家之一。他以抨击现代传媒、书写普通民众著称,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比实验小说易读,又比热衷于讲故事的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具当代气息和思想深度。他自由地居于美国文坛传统的讲故事者和先锋的创新实验作家之间,独具特色。

    约翰·威廉斯

    (John Williams)

    美国作家,诗人,学者。辍过学,当过电台播音,从过军。退役后入大学就读获博士学位。在母校丹佛大学任教,教授大学英语及创意写作。一生只写了四部小说:《惟有黑夜》(1948年)、《屠夫十字镇》(1960年)、《斯通纳》(1965年)、《奥古斯都》(1973年)。《奥古斯都》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Stoner》

    作者 John Williams

    出版社 Vintage

    出版时间 2003-02-06

    定价 USD 14.45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李欧梵    编辑:钟一鸣    
     图库
实拍世界最古老冰 ...
暴雨肆虐 海岛成泽国
人生璀璨如烟火
【视觉盛宴】动感奥运
第15届美国华裔小 ...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虚拟寻梦之旅 智慧应用带你畅玩“悠然南山路”
·杭州综试区全国首发跨境电商指数和白皮书
·"洪荒少女"回杭州了 受访自带"表情包"
·23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将关停 仅4条公交线到西湖
·杭州绕城下沙东互通路段正式开通 交警发布安...
·未来三天杭城热热热!周日或有雷阵雨送清凉
·金秋十月 杭州皋亭山向全国征集孝廉誓言
·女子网购被转走10万元 骗子还要提款验证码
·“茶叶大盗”1年疯狂盗茶数百件 案值逾百万
·卡在身上女子被异地盗取盗刷77万 状告银行索赔

【视觉盛宴】奥运 ...

全球最大飞行器英 ...

孙俪新戏饰演成功 ...

田亮家中内景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