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炙烤”模式正式启动 本周杭城每天都是高温天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7-22 09:55   

每日商报讯(记者 范昱 葛玲燕 摄影 里尔 制图 陈刚)梅雨散了,台风走了,副热带高压终于上位了。这位“大神”宣誓霸权的结果就是,杭城高温火力全开,火辣辣的夏天正式到来。比如昨天,早晨的最低气温就已达到27.2℃,奠定了一整天热的基调;白天,随着太阳不断升高,烈日炙烤,升温火力全开,最高气温达到了36.2℃,成为7月的首个高温天!

然而,这样炙热的“烤”人天气,杭城还将继续。市气象台说,未来一周杭城将遭遇7天高温“连击”,而且气温也会不断加码。大家一定要做足防暑降温工作,谨防中暑。

本周迎高温“七连击”

市气象台昨日发布高温报告

往年的7月份,杭州早已火辣辣。但今年,因为副热带高压一直没有机会北上,再加上梅雨迟迟不肯走、台风滋扰等原因,到昨天之前杭州还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高温天,仿佛过了一个“假夏天”。

然而,天总会热起来,7月高温为“零”的记录,终于在昨天被打破。昨天杭州主城区最高气温达到了36.2℃,成为7月第一个高温天!

但这样的温度,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可能会接连被超越,因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杭城将一直处于“炙烤”模式下。昨天下午15时,市气象台还发布了高温报告: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未来3到5天我市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可达35-37℃。请注意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看一眼一周预报,每天的最高气温都在35℃以上,其中周二至周六都是37℃。这个时候,如果说有什么可以降温?除了台风那就是午后雷阵雨了。市气象台说,今天天气与昨天相似,多云为主,午后部分地区依然会受到雷阵雨的青睐。

为什么雷阵雨偏爱“午后”呢?市气象台解释,雷阵雨是在潮湿空气发生强烈对流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夏天的午后,地面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把近地面的空气烤热了,愈接近地面气温升得愈高,造成大气柱的头重脚轻,如果这时空气潮湿、水汽丰富,只要稍受外力影响,便一触即发,上下翻动,形成强大的对流。

另外,今天我们就要进入中伏,“大暑”也将在明天到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在眼前了,能不热吗?

中国天气网分析,对于江淮、江南不少地方来说,7月下旬是一年当中高温日数最多的一旬。据统计,长沙(5.5天)、南昌(5.8天)、杭州(5.7天)在7月下旬的高温日数都在5天以上。

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不论靓女帅哥,出门请一定穿上防晒衣,涂好防晒霜,防止晒伤;体质较弱的市民还要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以免中暑;另外出门时间最好避开中午最热时段。

芦茨湾、新叶古村、莫干山……

周末去这些避暑点凉快下吧

三伏天出门就是汗,整天在空调间待着,又恐怕“空调病”上身。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些清凉的避暑点。

在老杭州们的眼里,四牌楼、杭钢坑道、9388坑道、白马庙巷、曙光路、馒头山坑道、北景园这7处避暑纳凉点可是盛夏纳凉的香饽饽。如果你想出去浪浪浪,记者也可以为您推荐几个杭州周边的避暑胜地。

比如桐庐的芦茨湾小镇,集峡谷、平湖、孤屿、悬崖、瀑布、奇松于一身,是天然的戏水场。镇子不大,但两天一夜放松心情已然足够了。

这里山势峻峭,水色澄碧,有众多水上娱乐项目可以体验。选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带上水枪和泳衣,来一场刺激的漂流和滑水,最好不过了。如果不想下水,租个自行车环湖骑行、50元不限时间的脚踏船,价格也相当实惠。

在江浙,值得小住的深山确实太多,但盛名之下的莫干山,不去一程总觉得不算圆满。选一家简单干净的民宿,隐去一身灰尘,静止在山峦之中。泡一壶莫干山野生茶,点上生炒石鸡等山珍野味,山居客的小日子真当令人生羡。

因为《爸爸去哪儿》而红极一时的新叶古村,或许是很多人对建德的第一印象。这里也是避暑的极佳去处。在40℃的杭州酷暑难耐时,建德却坐拥天然空调,享受着17℃的清凉。

17℃的江水,17℃的气候。新安江17℃的传奇,来自中国第一座自行建造的新安江水电站。因得益于千岛湖的形成,新安江水温多年来恒定在12-17℃,形成“冬暖夏凉”的独特小气候。

在炎炎夏日之中,新安江就像一只巨大的“冰箱”一般,晶莹冰凉,颇有奇趣。因为江水温度低,新安江每年夏天还会举办游泳比赛,这就是传说中的“夏日冬泳”。

位于临安的浙西大峡谷,也是江浙沪市民公认的避暑选择。在炎炎夏日的时候去浙西大峡谷,漂流是最好的娱乐项目。

长达3公里的峡谷漂流中,乘伐浪漫奔放,漂流惊险刺激。皮筏时而在乱石中碰撞、在激流中飞速而下,惊险刺激;时而荡漾于碧浪清波之上,怡然自得。

“走向辉煌”浙江花鸟画展

展览时间:2019年7月16日-7月30日

展览地点: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北山街38-40号

展览内容:共展出浙江省100位花鸟画家艺术作品。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画科之一,也是中国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之一。在中国花鸟画发展脉络中,浙江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上溯隋唐而绵延数千载,一位位花鸟画名家从这里走出,扛起了花鸟画的发展,也让浙江花鸟画的画脉传承相续,形成了独具浙江特色的花鸟画传统。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范昱 葛玲燕 摄影 里尔 制图 陈刚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