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对听障夫妻在无声中创业——这里的咖啡馆,静悄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7-09 08:39   

浙江日报(记者 沈吟)

编者按:他们不是不行,只是不便;他们肢体残疾,却同样有梦。如今,在我省各级残联的就业帮扶下,越来越多残疾人勇敢地投身创新创业的浪潮。他们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凭一技之长和勤奋劳作,打拼出一份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钦佩。近日,记者走近3位残疾人朋友,记录他们自强不息的创业故事。

进门时,不会听到惯常的“欢迎光临”;点单时,听不到热情的“想喝什么”,取而代之的,是纸笔和手势的交流——这或许是全杭州最安静的一家咖啡馆。

“手语咖啡”,位于杭州城西的星洲街上,离地铁2号线文新站C出口不远处,店主是一对听障夫妻。

两个多月来,这家小小的咖啡馆里,传来咖啡的阵阵醇香,也承载着一对听障夫妇平凡生活和创业的梦想。

“我是无声咖啡师,很高兴为您服务”

一边,是车水马龙的喧嚣,一边,是小咖啡馆的静谧。

“手语咖啡”隐匿在老小区的一条小巷中,并不起眼。记者到店时,店内只有一位女咖啡师在——这是老板娘杨迪。

“嗨!我是无声咖啡师,很高兴为您服务,我不会说话,但我用心为您做咖啡。”点餐台的手绘提示牌,提醒来访者这家咖啡馆的与众不同。

丈夫陆俊和妻子杨迪,都是先天性聋哑患者。38岁的杨迪是郑州人,比她大1岁的丈夫是杭州人,采访时正好不在。

杨迪留着清爽短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记者和她的交流通过手机、写字板和纸笔进行。杨迪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是大学校友,不过毕业后才谈的恋爱。开咖啡馆前,夫妻俩分别从事平面设计和陶艺绘画。陆俊之前做了16年平面设计,落下严重的颈椎病,只能辞职在家。

去年3月,杭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推出免费咖啡师培训课程。正巧,杨迪是个咖啡控,特别爱喝咖啡。夫妻俩一拍即合,欣然报名。在中心协助下,他俩参加了两期培训班,系统学习咖啡的制作技艺。

今年3月16日,手语咖啡馆正式开张了。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赠手语咖啡馆”,一位爱喝咖啡的附近居民,在店里留言本的扉页上写下祝福。

笔谈时,正巧一位李姓女顾客进门,杨迪起身为顾客递上了写字板。但顾客熟门熟路地指着品类单,示意杨迪要一杯美式咖啡。

“请问是老顾客吗?”记者询问道。她摇了摇头说是第一次来。原来,李小姐住在附近,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手语咖啡馆的介绍后慕名而来。“看过公号内容,知道怎么点单。很顺利。”她说,自己朋友也想来尝尝,今天正好经过就先来试试。

“您说话,我听不见,请用笔谈。”为方便客人点单,店里挂着很多手绘的提示卡片,也挂着咖啡店内常用的手语交流手势,如:请、欢迎光临、冷、热、暖等。细看菜单,美式、拿铁、摩卡……小店里经典的咖啡品种都有,价格也挺亲民。

不一会儿,一杯咖啡制作好了。接过咖啡的李小姐向杨迪竖起了大拇指。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怕困难,认真做好每杯咖啡”

听障人士开店,交流无疑是最大的障碍。事实上,当初培训完后,夫妻俩也曾想去咖啡店打工,但因交流障碍作罢。后来他俩决定自己干,这才有了手语咖啡馆。

手语咖啡馆在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平台上都开了店。“其实当初我们想以外卖为主,因为这样不用担心沟通问题。只要专心做好咖啡就行。”杨迪回复道。

令夫妻俩没想到的是,没做过刻意宣传,咖啡馆却不知不觉中小小地“网红”了一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如今到店的顾客比点外卖的多。

对夫妻俩来说,面对面沟通可比做外卖要难。刚开店时就有顾客进店发现沟通困难,于是转身离开。

除了沟通障碍外,其他要克服的困难也不少。一般咖啡师打奶泡,会根据牛奶与蒸汽碰撞的声音来判断奶泡的质感与厚度,但杨迪夫妻俩只能用手触摸奶缸,通过感受奶泡振动的变化来掌握“火候”。

相比困难,顾客们耐心的等待和暖暖的笑容,给了夫妻俩更大的鼓励。店里的写字板是好心人送的;又比如,刚开店没多久,有位男士点了杯手冲咖啡,尝过后跟陆俊笔谈说,配方的比例不对,怎样改更好。原来,男士是一名专业咖啡师,他跟夫妻俩无声地聊了很久。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吟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