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走污染企业,建起文化地标
浙江日报 记者 金丹丹 华炜 通讯员 陈志华 斯金叶 夏攀 梁心韵 王佶敏
2014年6月22日,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木槌敲下,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杭州又多了一张金名片。
杭州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总长约110公里,包括拱宸桥等6个遗产点,以及5段河道。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五周年。五年,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大运河而言,只是时间坐标中需要放大才能看到的一小段,但对于大运河的命运而言,却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五年,大运河完成了一次完美蜕变。
运河是杭州的重要生态绿廊,同时又是主城区水位最低的地表河流,生态治理压力非常大。在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沿线27个城市中,杭州率先启动遗产保护与利用标准化试点工作,编写《杭州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并首个正式实施地方性运河遗产保护法规。
从运河申遗前开始,杭州运河边累计搬迁污染企业近500余家,并在京杭运河杭州段建立了完善的四级“河长”体系,以实现对运河流域水质监测的全覆盖。
如今,运河水质已实现重大改善,2018年干流监测断面优良率(Ⅲ类以上)达82%。
大运河穿城而过,不仅是杭州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杭州的城市文脉。
目前,大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已雏形初现;大运河时尚发布中心9月将启用;大运河中央公园二期将崛起运河大剧院,可以在这里欣赏歌舞剧、戏曲、话剧、交响乐、音乐剧;半山脚下,千年古刹显宁寺也已修缮一新。
工业“搬”出来,文化“住”进去——拱宸桥一带还集聚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五大国家博物馆,形成罕见的博物馆群落。
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吸引了一批文化名人、名企落户,钢琴家郎朗、名导孟京辉、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等相继在拱墅设立工作室;张小泉剪刀、朱养心膏药等一大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聚运河畔。未来几年,拱墅还将沿大运河重点培育十大新兴文创园区。
运河正在彰显着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五年,只是开始,运河,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