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他的照片两个欧洲人千里迢迢跑到杭州!人民日报都点赞!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7-03 19:24   

杭州发布 资料/人民日报、拱墅发布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5周年,《人民日报》推出“解码·大运河文化带”系列报道,第一站就在杭州,探寻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经验故事。一起来看看!

6月中旬,两名从欧洲来中国杭州旅游的年轻人,凭着一张意大利报纸上的三孔石拱桥照片,一路寻觅至标有“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石碑跟前,一睹千年运河上这座古老拱宸桥的风采。

立夏之初,一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揭牌,在这里将举办非遗集市、传习体验等活动,成为运河边又一处“文化会客厅”。

数十年如一日,住在大运河畔的杭州画家吴理人,用细腻笔触描摹水乡风情:刚画好的《运河南端民俗图志》,满是老手艺、老行当的老味道;采撷运河杭州段风光绘制的百米长卷,最近也将完成。

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定格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杭州故事。

来源:杭州发布  作者:资料/人民日报、拱墅发布  编辑:张翟
返回
立夏之初,一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揭牌,在这里将举办非遗集市、传习体验等活动,成为运河边又一处“文化会客厅”。运河两岸散布的博物馆、文创园、非遗保护点,加上连片保护、重现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以及沿岸群众家门口的“运河书房”、社区文化家园、“微博物馆”等,让文化与生活、产业交融,串珠成链,共同构筑“全域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体验感知运河文化,位于杭州拱墅区、大运河南端的拱宸桥提供了一种适宜的观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