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杭平:守卫“生命线”的“老黄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24 10:38   

每日商报 记者 应丹 通讯员 谢晓颖

单杭平,是杭州交警下城大队庆春中队菜市桥岗组的一位老民警,执勤的岗位是浙一医院。单杭平是地道的杭州人,1986年参加公安交警工作,从警至今,他始终没有离开过下城区,对杭州市区的城市发展和道路建设了然于心。

在34年的从警经历中,单杭平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4次,获评优秀公务员2次,凭借突出的个人成绩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勉,被后辈称为“老黄牛”式标杆民警。

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刚当上交警的时候,单杭平印象最深的是手动控制交通信号灯。“当时,中山路、解放路、湖滨路、平海路使用的都是红黄绿西瓜形三色信号灯,信号控制模式都是由民警驻路口根据流量变化手动控制的。到了90年代,杭州交警开始装置使用多相位信号机,逐步实现交通信号控制从人工手动模式向自动化转变。”

单杭平回忆道,“那时候交警在路面执勤的时候,老百姓看到警察都是很恭敬的,站在路上很有那种威严感,别说违停、随意变道,就连越线、压线的情况都很少。”他微笑着打趣说,“我们在路上指挥交通的手势连贯起来,大家都说像跳迪斯科一样帅气呢。”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了监控、执法记录仪等很多高科技设备,但在单杭平眼里这些设备只能作为提高执法效率的辅助,真正依靠的还是扎实的路面管理经验,过硬的业务素质,规范文明的执法管理。

众所周知,学校、医院、车站等地点,一向是违停多发路段,违停上下客对所在的道路通行影响极大。单杭平所执勤的岗位是浙一医院。每天从全省各地来浙一医院就诊患者高达13000多人次,人多车自然也多,而医院自身只有500多个车位,庆春路医院门口排队情况每日可见。由于地处老城区,周边车位也少,为了找车位车辆不停绕圈,客观上增加了周边道路的流量。

单杭平说,浙一医院是庆春路的重要结点,庆春路浙一医院段一直是支队大队的交通堵点之一。不但来往车流量大,人员复杂,而且医院门口违停、变道等乱象频发,为此,需要有警力常态持续严管,做好指挥引导。

为了确保送医车辆有序排队,病人家属安全规范上下车,庆春路道路畅通,每天单杭平早上7点不到就到达工作岗位,对排队通行的车辆和川流不息的人群进行卡口疏导与管理。

一天下来,面对过万的来往群众和几千辆送医车辆,工作强度之高不言而喻。但单杭平只要在岗位上一开始工作,就会忘记休息,和他一起工作过、比他年轻的学警、协勤都佩服他的这份干劲,并被他所带动。

“每天工作的七个半小时中,站7个小时,走一万多步是常态。”单杭平从不喊苦喊累,他说工作没有可比性,无论做什么工作,工作心态和工作状态很重要。单杭平把这样的工作强度当做锻炼,他愿意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看病群众的出行便利和安全畅通。

医院门口的交通线就是“生命线”。单杭平在岗位上始终坚持严格管理,对医院门口违停、走公交车道、不按导向、变道等违法车辆,对拒不听从指挥的违法者坚持“零容忍”,不论患者还是医院工作人员都“一视同仁”,全力保证“生命通道”的畅通。在他的严格管理下,庆春路尤其浙一医院段通行拥堵情况持续改善。

时代在变,也要求交警执法的观念、方式方法都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宗旨。单杭平在执法时,始终做到有礼有节,有理有据。面对驾驶员的不理解,他做好耐心解释,直至其心服口服;面对违法驾驶员的求情,他坚守底线,规范处理。他公平、公正、文明的执法受到过往群众的充分肯定,遇到驾驶员向他抗辩时,身边群众总是出言力挺民警,劝说驾驶员虚心接受处理。

从警三十多年,单杭平遇到过各种危急情况,但他始终挺身而出,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夜中,他不畏严寒跳入刺骨冰冷的运河营救落水男子;接警后,不顾危险穿越中河河道的管道劝说救助轻生女子;指挥交通时,发现驾驶员身体不适,奋不顾身紧急控制车辆,挽救生命,避免事故发生……尤其是在浙一医院执勤时,经常遇到各种突发状况,这就要求执勤民警要有锐利的观察能力,沉着冷静的思考能力和及时敏捷的应变能力。

虽然已到知天命的年纪,但单杭平仍然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廉洁奉公。他说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有多么崇高的品格和思想,而是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做一个为民服务的好警察。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应丹 通讯员 谢晓颖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