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一以贯之建设平安浙江 为平安中国贡献浙江力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24 07:53   

浙江日报 记者 钱祎

在浙江,有一座象征着“平安”的鼎。夺鼎难,是很多地方的切身感受。因为连续3年成为平安市、县(市、区)才能拿到平安鼎,连续12年才能捧得平安金鼎。

平安浙江是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亲自倡导并于2004年初作出的一个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15年来,浙江沿着习近平同志开创的平安浙江建设道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丰硕充盈的实践成果、有效管用的制度成果和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了浙江力量。

15年来,我省奋力谱写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两大奇迹”的浙江篇章——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6.84%,刑事发案、信访总量、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保持“零增长”;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年蝉联全国各省(区)之首,安居乐业、富裕起来的浙江人民心里更踏实、笑容更灿烂。“难夺”的平安金鼎,也在浙江各地有了72座。

抓好领导责任——

“两张报表”看平安

6年前,江山市凤林镇大悲山村村民徐林担心,他家的2900元土地补偿款因为牵扯到两个村的旧账,再加上镇领导换了人,是不是就没了着落?他遇到的问题,在镇领导交接时就引起新一任镇党委书记的关注。多方协调下,这笔补偿款顺利落实,他也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

浙江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手中,每月必备经济和平安“两张报表”。党政换届、人员变动,平安责任与经济责任“双交接”,因未办理交接手续或交接不清造成平安建设工作重大失误或严重不良影响的都将被追责。同时交接的,还有平安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功经验、可能影响平安稳定的重要案件和事件等,确保党政领导干部“一手拿经济报表,一手拿平安报表,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作出平安浙江建设决策之初,省委就明确:平安浙江,不仅是治安好、犯罪少,还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宽领域、大范围、多层次的“大平安”。从那时起,老百姓的钱袋子满不满、安全感足不足,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牵挂的事情。平安建设由“一把手”负总责,与经济建设同部署、同督导、同考核。各级党委均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社会稳定形势分析制度,像分析经济形势一样定期分析社会形势。

一个细节就能看出平安的分量——许多市委、县委书记随身带着平安报表。他们说,辖区内发生了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对照平安报表,看看哪里做得不到位。每逢重大决策,都要先过社会风险评估关。

牢牢抓住“一把手抓、抓一把手”这个关键,浙江健全完善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细化各级平安建设的任务、责任、追责“三张清单”,进一步压实各级党政领导“保一方平安”的责任。

从“两张报表”里,浙江建立了“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平安建设组织领导、责任和考核评价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平安建设就提升到哪个水平;影响平安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平安建设就延伸到哪里。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钱祎  编辑:高婷婷
返回
从“两张报表”里,浙江建立了“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平安建设组织领导、责任和考核评价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平安建设就提升到哪个水平。平安建设15年来,浙江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把专项整治突出问题与推动完善政策制度相结合,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次问题。15年来,浙江把固本强基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健全完善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使平安建设的根基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