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看“双创”——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观察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21 08:05   

浙江日报(记者 刘乐平 张留 金梁)

过去这一周,浙江“火”了。作为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主场所在省,人们看到了活力四射的浙江经济“年轻态”,以及无限新可能。

自2014年我国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至今,“双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基础动力。2015年10月19日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北京中关村举行,以年度为节点的创业创新主题活动成为常态。此后,2016年深圳,2017年上海,2018年成都,2019年杭州。这几座城市连线,也勾勒出一幅中国经济创新创业的主干图。

“双创”对当下的中国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虽然当前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但中国经济有韧性,韧性植根于近14亿人的勤劳与创造,“双创”是个重要支撑,依靠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可以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诚然如此!在过去一周中,在一场场“双创周”杭州主场活动中,本报记者看到和感受到的,除了当下的澎湃创业创新动能,更直指未来。

再认识

“双创”是解决就业难的“权宜之计”吗?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题中之义。

全国“双创周”杭州主会场主展厅里,6块数据大屏上数字跳动,显示着“双创”第一个5年的成果。然而,5年前,并非所有人都理解“双创”即将催生的巨大动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词,出自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其时,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2015年3月,“双创”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当年底,一位学者受邀前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时发现,主办方给的题目是“对全民创业热的观察与思考”。他很纳闷:“怎么刚推出的‘双创’就要反思了?”

回头来看,“双创”刚提出的一年多时间里,各界的反应很有意思。大部分肯定意见之外,也有一些质疑声。比如,有人认为“政府解决不了就业,就让大学生创业”“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本杂志还刊发了一篇《全民创业热潮》的文章,称“在全民‘砸锅卖铁’创业的狂热与迷失之中,需要来一桶冰”。

这些观点把“双创”理解为缓解“每年700多万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

就业的压力确实存在。而人社部门发布的相关报告也认为,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

然而,这些观点也忽视了中国劳动力结构不同以往的背景。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一位专家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1500余万新增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人群占到45%至50%,高中、中职毕业生大约占20%至30%,初中学历以下的新增劳动力占比不到20%,这直接造成了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迈向中高端迫在眉睫。

由此观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逢其时。

实际上,“双创”是一个新提法,但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一如过去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它把每个人改变命运的自由选择权交给了自己。“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不匹配,发挥创新第一引领的作用,假以时日,必将成为托升中国经济的新支柱。”有专家这样表示。

自2015年3月“双创”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从企业登记、创新孵化器、风险投资、融资、税收等多方面出台了鼓励政策,为创新创业“松绑”。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双创”渐渐成为实现要素最优配置的具体路径——通过社会动员,唤起自下而上的力量,再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时空切换。今年,杭州成为继北京、深圳、上海、成都之后,第5个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所在城市。创新涌动的梦想小镇里,年轻创客呼喊着“我敢闯,我会创”,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坐而论道,各地科创企业天天发布着“新物种”……5年间,双创由“平台独唱”变成“社会合奏”。

在参加“双创周”期间一场活动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部长田杰棠说,他曾向德国一位朋友分享,现如今,中国每天新注册企业达1.84万家。听到这个数据时,德国朋友露出了万分惊讶的眼神。其实,“双创”引发的创业创新洪流,又何尝不是超出了几年前人们的预期。

根据国际权威排名显示,近年来,我国创新指数排名一路飙升。2018年,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首次跻身20强,位列第17位,成为唯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的发展中国家。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双创”重构着我国创新创业环境、市场主体活力、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带动就业、新旧动能转换等。它不是一些人认为的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而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题中之义。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乐平 张留 金梁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