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地震预警研究领头人王暾是浙大91级校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19 09:26   

王暾接受快报记者专访 愉快聊起对浙大的温暖回忆

都市快报 记者 胡信昌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王暾(音tūn,刚出太阳的意思)和他的团队研究的地震预警技术提前向民众发出预警,45岁的王暾一下子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昨晚,快报记者通过电话专访了浙大91级校友、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昨天王暾特别忙,还是抽出时间回答了记者的几个问题。

地震发生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有没有接到预警?

地震发生时,我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外面大喇叭和自己手机发出的预警,当时跳了起来,马上赶到单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投入应急工作。

这次预警效果你觉得怎么样?

这次预警效果很好,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我听说乐山、凉山、宜宾很多人都收到了预警信息,紧急避险,比如学校学生马上进行了疏散。

能否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经历?

我是四川达州人,1991年到1995年在浙江大学学习。当时学的是低温专业。之后我到了中科院的力学所学习,读第一个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之后到了奥地利做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汶川地震发生了,我就回国做目前的研究了。

你学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并没有直接关系,为什么下那么大决心转行?

我从之前的低温专业,到学理论力学,再到后来在美国学理论物理……我的专业看起来都在改变,但根源是不变的,就是我想做一些科学研究和创新,想做对社会和国家有价值的事情,这是我从小就有的理念。

2008年汶川地震后,当看到汶川地震触目惊心的情景,我就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胡信昌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昨晚,快报记者通过电话专访了浙大91级校友、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王暾接受快报记者专访愉快聊起对浙大的温暖回忆都市快报记者胡信昌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浙大也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我在浙大学习了电子、软件、工业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的知识,没有这些知识,我也许不能很顺利地搞现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