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政府部门来了洋雇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14 09:09   

浙江日报(记者 施力维 通讯员 陈道亮 费彪)

平日里沉稳持重的杭州余杭区干部徐坚,最近有了一个和知名流行乐手相同的英文名——Jay。这是他的同事、美国籍的“余杭干部”——墨哲思(James Moore),特意为他取的。

“您名字里的‘坚’字,外国人很难发音,选个英文名,别人会更愿意和您聊天。”在共同参加一次外事接待活动后,墨哲思用微信给徐坚发来小建议,推荐徐坚用“Jay”作英文名。自那以后,徐坚就把这个英文名,印到了自己的名片上。参加涉外活动时,这个朗朗上口的英文名,的确为他提供了不少便利。

去年盛夏,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的墨哲思、阿拉、史相军3位年轻人,在竞争激烈的笔试、面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余杭区首批政府外籍雇员,供职于余杭区招商局、未来科技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9个多月里,在他们的见证参与下,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一个个创意在碰撞中诞生。开放包容、充满机遇的余杭,为“洋干部”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而他们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则为余杭注入了新活力。

“梦想中创业的地方”,这是余杭面向全球人才发出的邀请辞。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大家不分国籍,因为梦想走到一起,又因梦想有了更多共同的价值认同。

墨哲思们的选择

“这里就像中国的硅谷,拥有巨大潜力,吸引着我”

“我很喜欢中国文化,崇拜墨子。大家喜欢叫我‘老墨’。”墨哲思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1987年出生在犹他州,长得高大挺拔、阳光帅气,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还是中国通,此前在浙江大学读管理学博士,并有在跨国公司中国办事处的工作经历。

2018年7月,墨哲思走出浙大校园,换上一身笔挺西装,跨进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大门,正式成为余杭的外籍政府雇员。

给同事们取个英文名字、教上几句英语,只是墨哲思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实际工作可没那么轻松。作为余杭区聘请的高级政府雇员,他的聘期为3年,若达到预期的考核要求,年薪为50万元;达不到预期,用人部门可以解聘。

“我们也有KPI(绩效考核),详细的办法还在制定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工作压力不小。”墨哲思透露,余杭给了政府外籍雇员一段工作适应期。而在将来,面向全球的招商选商,提供国际化的人才服务等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务,是墨哲思等外籍政府雇员的工作重点。

这也是余杭对他们的殷切期待。近两年,余杭GDP总量、财政总收入、实到外资总额等多项指标,开始领跑全省。区内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产业平台,如两大引擎,驱动着创新创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未来感十足的产业,吸引了全球人才纷至沓来。

如何让海外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充分发挥才智?这是余杭的新课题。“打造一个与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与国际化人才高地相匹配的政府,需要这类国际化人才来助力。”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余杭在全球范围内启动“双十”招聘行动,面向国内外世界百强高校的硕士、博士,招聘10名政府高级雇员和10名政府中级雇员。2018年5月,一批兼具高学历和丰富海内外经历的名校毕业生都收到了余杭发出的招聘“英雄帖”,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96名海外人才报名。

“我只用了不到1分钟就决定参加应聘。这里有阿里巴巴,有很多充满梦想的年轻人,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墨哲思至今记得参加笔试、面试时的场景。两天时间里,从296名报名者中遴选出来的60余位海内外人才,走访余杭区内未来科技城、开发区、临平新城等重要产业平台,参观区内一些重点企业,甚至还去了一条快速路的项目工地。

根据调研情况,大家撰写报告,对余杭的未来特别是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余杭的创新环境很好,马云说这里是他梦想中创业的地方,对我们外籍雇员来说也是。”综合调研让墨哲思对余杭有了鲜明印象,“这里就像中国的硅谷,拥有巨大潜力,吸引着我。”

在激烈的竞争中,最终美国小伙儿墨哲思、法籍华人史相军、俄罗斯姑娘阿拉(Maltceva Alla)3人脱颖而出,成为余杭历史上第一批外籍雇员,并与其他17名中国籍海外高层次人才一道入职余杭区政府。

爱泼冷水的干部

“招商选商时,领导很乐于听取我的建议,并作出判断”

法籍华人、新材料博士后史相军剪去一头长发,从法国科学院的实验室,走进了余杭区商务局的办公室。他的许多同学和朋友不解地问道:“在科研上建树颇多、闲不下来的你,怎么好好的科研不做了,要到政府去‘坐班’?”

“如果你真正来到政府机关,就会发现这份工作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清闲,这里充满了挑战。”1988年出生的史相军说,世界上没有几个地方像中国一样拥有这么多的机会,以及如此大的支持力度。

来到余杭后,史相军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把3年政府雇员聘期,作为一个新的博士后“课题”。待期满时,他能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为余杭和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带来改变。

但机关单位的工作氛围,海外高知学者能适应吗?作为典型工科男,史相军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数字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特别喜欢较真。对比印象中机关里一团和气的风格,刚开始,史相军有一种“违和感”。

一次开会讨论,领导很看好涉及5G的制造项目,大力推介。“不一样的干部”史相军,却时不时地“泼冷水”说道:“不少项目其实很普通,只是投资人‘在讲故事’,蹭了5G的热点,真正能落地的还是很少。”他认为,应更多地把专业和产业结合起来思考,让理性不在热潮中迷失。

“提交上来的报告,不像是政府部门的材料,倒像是一篇干货十足的产业分析论文,看了收获的确很多。”相关领导对史相军不仅没有怨言,还对他的个性有充分的包容和鼓励。这种专业务实的作风,犹如一阵清新之风,吹进了政府部门。史相军也因此赢得了领导、同事的尊重。

“招商选商时,领导很乐于听取我的建议,并作出判断,大家的沟通很顺畅。”最近,史相军的案头多了一张招商目标图,以及厚厚一叠产业分析材料。

很多时候,正是这样的一份执着、一种眼界、一个细节,为余杭的创新创业增添了活力。

金发碧眼、青春靓丽的90后姑娘阿拉,来自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后,她应聘成为余杭区政府的中级雇员,在未来科技城从事招商工作。从冰天雪地的远东到温暖湿润的杭州,阿拉不仅要适应巨大的气候变化,还要慢慢适应文化上的不同、语言上的差异。

进入未来科技城产业平台不久,有区域经济学背景的阿拉,拿出了在各国求学时的钻研劲头,对区内重要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做了调研。因为经常与同事、企业主交流沟通,如今的阿拉已经能分辨出全国各地的普通话口音了。

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外商,阿拉会按照中国的方式递上一杯热茶,还可以用英语、俄语、中文等多种语言,向外商介绍余杭以及未来科技城的情况。“在招商会谈时,中方一些领导重点会谈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等;而外方则会关心许多很细的问题,比如员工上下班的公交车、子女就学等。”阿拉说,这些信息沟通上的不对称,她都会有意地引导、沟通、弥合。

在未来科技城管委会招商局局长李洁看来,阿拉这样的外籍雇员本身就是一个展示余杭风貌的窗口,蕴含着余杭开放包容的大气心态和对外资、人才的理解和尊重。

创新创业的热土

“年轻人都在为梦想奋斗,这样的氛围中,你很难不被感染”

政府外籍雇员来到余杭的9个月里,“浙里”也在悄然改变着他们。

今年新春,墨哲思的妻子以及4个孩子,在余杭过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年。房东用一顿当地特有的“鱼羊鲜”大餐,招待墨哲思一家人品尝。他和妻子对鲜美的甲鱼和酥嫩的羊肉赞不绝口。

回想半年前,他决定搬到余杭时,一家人内心摇摆不定。“薪金不算高,长期远离家乡。美国的朋友对我选择在中国政府工作感到不可思议。”墨哲思说,他在洛杉矶仍然有一套房子,但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来越喜欢这里安宁的环境、和善的朋友,“这里就是我的家”。

如今,墨哲思是所在东湖街道的名人。忙碌工作之余,他参加社区活动,孩子们喜欢看这个外国叔叔搞怪,大人们也跟着上英语口语课。许多年过50岁的开发区“老干部”,已经会用地道的口音说出——欢迎您来到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最初在电梯里大家奇怪地打量这个美国小伙儿,到如今走道上偶遇,拍拍肩问候一声“嗨,老墨,吃了没”,余杭的干部已经很自然地把墨哲思当作了开发区大家庭中的一员。上个月,墨哲思拿到了余杭区第一张外籍人员市民卡。孩子们在余杭接受公办小学教育,中文说得甚至比爸爸妈妈还要好。

工作以来,墨哲思已经商谈了至少5个富有前景的产业项目,遍及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地区。他也积极帮助开发区内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外贸渠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的深入,墨哲思对余杭有了一种独特的感情。他把自己比作是“一条游动在太平洋里的小鱼”,希望更多人像他一样,努力消除因文化、民族、国家等各种原因造成的误解。

“我会做好政府雇员的工作,带外商、外籍人才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余杭。”墨哲思说,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自己所服务的政府机构非常高效,许多领导思路明确,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并富有执行力。如果因种种误解或信息不对称,双方最后没达成合作,这对大家来说都是损失。

合作共赢,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这也是阿拉和史相军的追求。

“我的周围有很多优秀的公务人员,他们从名校毕业,能熟练地和外籍人员用英语交流。”阿拉还记得2010年到中国访学时,在未来科技城的惊鸿一瞥。那时还是一片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农田,如今这里云集众多企业和各国人才,“这背后是创业者的努力和众多公务人员辛勤的付出。”

和阿拉一个办公室的几位同事,都是余杭近年来招聘的高层次人才。他们来自清华、北大等国内外名校,为推进创新、服务创业,他们常和阿拉探讨、争论至深夜。“不管是在余杭政府,还是在创业公司,年轻人都在为了梦想奋斗。”阿拉说,在这样的氛围中,“你很难不被感染。”

正如当地的领导干部说的:“如今的余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

最近,阿拉用中文更新了微信签名:“自强不息,追梦,造梦,圆梦”。这是阿拉的追求,也是大家共同的梦想。梦想的背后,没有国界、民族、文化之分。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施力维 通讯员 陈道亮 费彪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