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逯海涛)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共享单车,为什么短短几年就迅速萎缩,而小红车却能畅行十多年?除了到位的管理、科学的规划、不断升级的服务,最重要的是真正解决人们出行难题的不变初心。
从2008年5月问世以来,杭州公共自行车(小红车)已经陪伴市民和游客走过了11个年头,被誉为“一道红色的风景”。11年来,这辆小红车不断升级、扩容、提升。今年“六一”之前,2000辆新款亲子式公共自行车投放至杭州主城区、西湖边。
亲子小红车,对杭州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小红车第一次亮相的时候,它就已经跟市民见过面了。后来,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亲子小红车某种程度上是“刚需”。有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出行都遇到这样的尴尬,没有儿童座椅根本无法使用小红车。而在厦门、潍坊、台州、温州等城市,都有一定数量的亲子公共自行车在正常运营。在一项公用行业满意度调查中,有不少杭州市民就提到希望恢复投放亲子小红车。
正是考虑到市民的这种需求,亲子小红车重新回归了。从公布的设计图来看,车子加装了减震装置,车座更稳、脚踏更实。新款小红车从设计、用材、性能方面都进行了更好的升级和优化,更适合儿童乘坐,更舒适也更安全。投放地点除了主城区,人流量很大的西湖边也是重点关照区域,这样方便了市民和游客。
小红车风行杭城十多年,是有原因的。设置小红车的初衷是为了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正是因为它借还方便、站点分布合理、车辆完好率高、管理及时到位,并且能不断听取意见优化升级,市民和游客对之厚爱有加。围绕着小红车发生的暖心故事,还真不少:有人曾用它代替豪车车队办了一次拉风的婚礼;有位“骑车达人”3年时间里租车次数3405次,相比开车,不仅省下了交通费,更省出了宝贵的时间;还有年过7旬的老人,不图回报志愿修车十多年。
反观一度挤满了大街小巷的各色共享单车,如今要么难觅踪影,要么深陷押金泥潭,要么破损率高。总之,一句话:排山倒海而来,一地鸡毛而去。在丰厚资本的加持之下,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共享单车,自身条件其实优于小红车,并且还站在了共享模式、互联网经济的风口之上,随借随还的模式比公共自行车也更加方便。那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共享单车,为什么短短几年就迅速萎缩,而小红车却能畅行十多年?其中原因引人深思。除了到位的管理、科学的规划、不断升级的服务,最重要的是真正解决人们出行难题的初心。这应该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公共事业,而不是一个赚快钱、抢流量的渠道。
杭州曾被BBC评为“全球公共自行车服务最棒的城市”。亲子版小红车再次投放,又将给杭州的这张名片增色不少。希望这道红色的风景能一直亮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