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汪东 傅静之)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国内招商引资竞争加剧和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等一系列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日前,杭州在全省率先推进市域统筹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布《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一盘棋”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制度(试行)的通知》(杭政办函〔2019〕40号),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强化市级层面规划统筹、政策统筹、项目统筹、要素统筹“四个统筹”,立足全市域、着眼“大杭州”、放眼全世界,推动“招商引资”转变为“精准招商”、“各自为战”转变为“全市一盘棋”,形成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工作内部竞争有序和外部竞争有力的良好局面,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新高地。
加强规划统筹
打造“错落有致”的产业平台新格局
杭州首先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导引、承载平台等维度上做好规划统筹,力争解决产业发展和项目布局中无序竞争的源头问题。
建立产业空间规划联动机制。将产业空间规划纳入杭州“多规合一”内容,把城市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有机衔接起来,加强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整合,从源头上防止产业空间布局碎片化。按照大湾区和“拥江发展”总体布局,市县分层次分重点共同推进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协调均衡发展,纵向构建完善做强产业链,横向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优化全市产业发展格局。
编制重点产业(链)投资布局导引。立足“谋划未来”,明确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前沿材料等重点产业链,编制《杭州市重点产业(链)投资布局导引》,实施产业正负面清单和“标准地”制度,形成产业投资“一张图”,引导政策、资源、要素沿着“一张图”配置。各地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建补强一条产业链、形成一套实施方案、搭建一个承接平台、盯引一批引擎性项目、设立一个产业基金、定制一套个性化政策、组建一个产业联盟、锻炼一支专业队伍、举办一个年度论坛”“九个一”要求,做深、做细、做实产业链落地实施方案,推动各地产业差异化错位发展,打造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建立产业平台评价体系。围绕平台承载空间、产业基础、产业生态、要素支撑、公共配套、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等方面,突出“一平台一主业”,推动主导产业平台差异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建立产业平台项目承接能力评价体系,作为重大项目选址推荐和政策支持的重要参考,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解决规划统筹的实现载体问题。着力打造万向创新聚能产业平台、紫金港数字信息产业平台、大江东航空航天产业平台等“万亩千亿”高能级新产业平台,构建千亿级、百亿级、五十亿级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新产业平台体系架构。
加强政策统筹
聚力“一链一策”的政策供给新体系
近年来,杭州重点聚焦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注重产业投资促进政策的有效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动态优化和净化产业投资营商环境。
构建产业链精准招商政策供给体系。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量身定制”配套优化政策,制定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市级重点产业“一链一策”供给机制,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形成以产业链为核心的招商和产业政策体系,向重点产业平台倾斜,把产业政策与产业布局有机衔接起来,实现产业政策精准有效供给。
完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事一议”制度。重点聚焦“一事一议”事项的个性化支持内容、方式和相关决策程序等关键环节,明确议事条件和决策程序,最大限度地提高议事效率,为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提供个性化政策支持。建立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重大产业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工作机制,督促各地抓好重大产业链谋划,协调重大产业项目盯引落地,及时有效解决重大产业项目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问题。
加强产业投资促进优惠政策管理。进一步突出政策供给导向作用,要求各地制定出台的普惠性产业投资促进政策(含产业政策涉及招商引资优惠内容)和“一事一议”政策,不得优于《布局导引》确定的重点产业承载地区政策。同时,强化对相关政策和执行的监管,对恶性比拼政策的行为,实施相当的惩戒;情节严重的,对其招引项目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收归市级所有,从政策管理源头遏制地方恶性竞争,避免造成地方政府政策资源浪费。
加强项目统筹
建立“竞争有序”的项目招引新机制
据杭州市投资促进局介绍,做好重大产业项目的有序布局和流转,可避免区县(市)和产业平台间相互恶性争抢项目,重点遏制“相互挖墙脚”等不良现象。
建立项目首报首谈制度。引导各地有序开展新项目盯引招商工作,对符合全市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的项目,履行了首报备案的区县(市)、开发区,拥有项目首谈地的招商优先权,赋予其排他性首谈资格。重点突出对违反首报首谈规定的引进项目的制约措施,从评价考核、政策支持等方面惩戒违反首报首谈规定的地方和平台,加大维护项目招引秩序的力度。
建立项目市级主谈制度。按照招商引资全市“一盘棋”要求,以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为统领,推进全市重大产业项目谋划盯引和招引落地。发挥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积极争取省级政策、要素支持,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招引洽谈、落地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大产业项目引得进、落得下,推动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上的资源和力量等方面的统筹整合,解决重大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强化存量项目流转监督。建立重点领域存量项目的流转审查机制,明确对重点领域存量项目的流转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审查,防止区、县(市)和产业平台通过“政策比拼”对存量项目相互间恶性竞争。完善财政利益共享等相关制度,引导企业在市域内有序梯度转移。
加强要素统筹
形成“招大引强”的要素集聚新优势
目前,杭州正完善突破用地、能耗、产业基金等关键制度和举措,做好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的要素保障支撑。
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18〕34号)的基础上,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联席会商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集中有限土地资源优先统筹保障重大产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实行与存量盘活挂钩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制度。
探索能耗资源要素化利用方式。根据能耗指标在一些关键产业领域的资源要素特点,探索转变全市传统的能耗管理模式,提出要对重大产业项目能耗指标按生产要素对待,实行全市统筹,加大对重大产业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同时积极推动能耗指标在产业发展中的竞争性利用。
强化各类产业投资促进基金统筹。统筹发挥政府与市场力量,围绕重点产业链及盯引项目,建立重大产业项目股权直投或基金参投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参与方式。同时,协调各类产业基金、重点产业平台和社会资本,建立重点产业子基金,支持和引导产业项目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