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记者 吴佳妮 通讯员 王佶敏)一边是有限的公共空间,一边却是占比高达30%老龄化人口的集聚,如何提升老旧小区的居家养老质量?近日,记者在杭州市拱墅区采访时,发现该区在各个老旧小区的“螺蛳壳”里动足了脑筋,因地制宜开出23家各具特色的“阳光老人家”,不仅建起了10分钟养老服务圈,更成了社区新风景。
记者日前来到和睦街道和睦社区,这里的“阳光老人家”街区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一条集纳了理发、兴趣班、养老特色小超市的养老服务街区,由原先破旧的电动车棚改造而来;墙面挂满怀旧老物件的阳光餐厅,是由社区回收物业用房拓展而成;即将开业的康复医院,则引入了社会资源办医……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拱墅区的“阳光老人家”配有阳光餐厅、阳光客厅、健养中心、休养中心和乐养中心,面积不大,但很实用、管用。“吃饭在食堂里。”年过七旬的李奉贞老人对家门口的服务赞不绝口,“冬天还能到专门设计的浴室里洗澡,有专人看护,很方便。”
进军智慧养老,拱墅区搭建起全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智慧大脑”——阳光大管家信息平台,让服务更便捷精准。信息平台里,接入了全区60岁以上老人的信息,各式服务项目也囊括其中,目前已在全区全面铺开。米市巷街道大塘巷社区居委会主任翟隽隽登录信息平台给记者看,“老人需要送餐,后台就能显示可送餐的商家,我们直接把单子派给商家就行。”商家送餐后,社工还会回访老人的满意度,对服务质量进行监控。
更注重养老服务质量,各个“阳光老人家”拥有好管家、好小二、好帮手、好大夫四支服务队伍,以提升养老水平。小河街道小河社区请来公益组织为老人排舞台剧;拱宸桥街道文澜社区引入烘焙等新潮培训课程;半山街道引入日本认知症照护领域领军企业的团队。各街道根据不同需求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如米市巷“阳光老人家”就委托浙江公羊会进行整体运营。
记者了解到,拱墅区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分类分步推进“阳光老人家”体系建设,探索建设示范型智慧养老社区,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老旧小区“阳光老人家”站点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