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海宁5月20日电 (记者 沈烨婷 唐骏垚 通讯员 陆凛 陈乐瑜)“前方这辆绿色货车可疑,队员们注意。”5月20日21时30分,在杭州市余杭区东湖南路与东西大道交叉口,夜色下,两辆浙A牌照绿色轻型货车缓缓驶来。
很快,这两辆满载建筑垃圾的车子,就被蹲守在路口的执法人员抓了个正着。
“你这车垃圾要倒到什么地方去?证件有没有?”驾驶员陈师傅支吾了半天,却一直回答不上来。“这两车垃圾没有合法的垃圾消纳场地,也无法提供行车线路图,存在极大的垃圾偷倒嫌疑。”杭州市余杭区城管执法局南苑中队副中队长戚建勇说。
5月20日晚,杭州市余杭区城管执法局、海宁市许村行政执法局联合行动,专项整治跨区域垃圾偷倒乱象。执法人员兵分八路,在两地交界处巡查,并在余杭区南苑、乔司、临平等6个重点路口设卡。
“余杭、海宁两地交界处多为城乡接合部和拆迁地区,因村庄征迁,有不少空置地。”许村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说,在这些交界地区,夜间常有来自杭州方向的车辆出没,偷倒垃圾。
“以前‘各扫门前雪’式的监管,收效不大。”余杭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虽然两地前期都各自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受人力和条件限制,监管难度大,跨区偷倒垃圾现象屡禁不止。
联手共治破难题。4月30日起,余杭、海宁两地联合开展跨区域垃圾偷运乱倒联合治理行动,并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建立执法监管联动机制,对两地交界区域装修垃圾运输车进行重点检查。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持续3个月,期间会不定期组织开展夜间联合整治行动。
一旦发现,顶格处罚。“对巡查执法中发现的违法行为,我们将根据条例进行顶格处罚。”专项行动小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还建立了一案双查机制,对于跨界偷倒垃圾违法行为,既要对偷倒行为人进行立案查处,还要及时移送案件信息,对垃圾产生单位将垃圾交由无资质单位或个人处置的行为进行处罚。
村民们也坐不住了。“太闹心了。”高立明是许村镇胜利村红卫组的村民,“这些垃圾体量非常大,不是随便清清扫扫就能弄干净的。”
为此,去年开始,胜利村组建了巡查队伍,高立明也参与其中。“我们9名队员开展常态化巡逻,对5个重点区域还进行夜间蹲点。”高立明说,今年以来巡查队在夜间巡查时,就发现垃圾偷倒行为十多起。
“不只胜利村,目前许村镇每个村都已经组建了巡查队伍,开展24小时巡查工作。”许村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在重要卡点还将设置固定式岗亭,进行24小时巡查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辖区内全地域、全时段、经常化监管,由突击式整治向持久性整治转变。
治标更要治本。为防患于未然,余杭区城管执法局全面排摸了辖区内新交付楼盘、新装修店铺等产生装修垃圾点位的源头信息,准确掌握装修垃圾后续处置渠道。对从事装修垃圾运输等业务的驾驶员进行政策法规宣传,提前引导规范。
接下来专项行动小组将从人防转为人防技防相结合,在重点区域增加天眼监控点。海宁、余杭两地也将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和日常管理,规范跨区域垃圾处置,力争实现源头管控到位、运输全程监管、末端处置规范,营造整洁卫生、规范有序的城郊环境。
据了解,行动至今,余杭、海宁两地共出动执法人员2271人次,重点路口(地位)设卡检查504次,查处涉嫌偷倒乱倒装修垃圾违法行为125宗,查扣涉案车辆118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