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 陆芳)1980年的第一个春天,在作家路遥的笔下——“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双水村的孙少平马上就满22岁了,他下决心要出去闯一闯。“要走就得赶快走!”这是孙少平的心声,否则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梦想则将永远成为梦想。
而无数生逢改革开放之初的青年,也在孙少平式的选择中,奔入变革时代的浪潮中。
路遥已经离开我们27年了。这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就是他用生命和青春书写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展现了1975年到1985年中国西部农村的社会生活画卷,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交织在一起,以孙少平为代表的农村青年,摆脱贫困的意志坚决强烈,他们可以“平凡”,却要走向“世界”。因为,“世界”遥远而美好。
作为写作者,路遥这样看待时代的馈赠,他在《平凡的世界》后记中写道——
我庆幸降生于这个伟大而值得自豪的国度……无论我们曾经历了多少痛苦和磨难,且还将要面对多少严峻考验:也不论我们处于何种位置何种境地,我们都会为能服务于伟大的祖国和如此众多的同胞而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才智。
路遥已逝,但对于他笔下的时代和人生,仍有无数讲述者。浙大人文学院教授吴秀明,是1973年进入杭大中文系的。“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社会给青年知识分子提供的选择,不外乎参军、上大学、招工、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这四种路径,比较有限,且还是非常被动的。”
吴秀明说,从时代背景看,真正使路遥的励志理想成为现实,且具有多元主动性选择的,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青年命运与国家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看似是个人的,但背后却有深刻的历史内涵。路遥展示了这一进程,不仅是励志,而且还起到了巴尔扎克所说的为时代历史记录的书记官的作用。”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范志忠,对那个年代人的纯洁和理想主义也感慨不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社会开始转型。当时人才选拔要求年轻化、知识化,也给了年轻人机遇。农村的青年,也突然有了机会,高考使得寒门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