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起,杭州开展为期6个月的夜间联合整治行动
钱江晚报(记者 张蓉 通讯员 张梦思/文 林云龙/摄)
执法过程中收缴的偷钓器具。
天气渐暖,在杭州西湖6.38平方公里的水底世界,鳊鱼、白鲢、鲫鱼等鱼类又进入繁殖期,纷纷活跃了起来。
于是,晨间、半夜,偷钓、偷捕的人又闻风而至,打起了这些鱼的主意。
4月26日晚上,为期6个月的西湖水域“护水保生态”夜间联合整治行动打响,钱报记者跟随整治队伍,一起展开了与偷捕、偷钓客的斗智斗勇。
现在起
进入偷钓活跃期
整治行动开始前,几位执法人员已身着便衣在西湖水域附近摸查。
晚上8点不到,两个中年男子在杨公堤的景行桥上,准备用路亚杆钓鱼,就被两位便衣执法人员逮个正着。
10点20分左右,在浴鹄湾岸边草丛隐蔽处,执法人员发现三个甲鱼钩,不过人已经逃之夭夭。
西湖水域管理处监察大队队长王伟说,西湖里的偷钓客有两类,一类确实是钓鱼爱好者,一类是来杭州短期居住的外来居民,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冒险尝试。
“这两类人采用的一般是小型工具,比如,易拉罐制成的线筒,随手就能放进口袋里,或者小型渔具海兜,藏在草丛里。”王伟介绍说,他们大多会选择隐蔽性高、便于逃跑的水域,苏堤以西一带是主要聚集地,如小南湖、西里湖、长桥等。
王伟说,偷捕、偷钓行为季节性十分明显,眼下,清晨、夜间偷钓客出没较多,等天气再炎热些,半夜凌晨发生的机率会更高。而每年从4月开始直到11月,偷捕、偷钓客都会更活跃,因为“西湖鱼类资源丰富,它们有不同的产卵期。”四五月,有鲫鱼、鳊鱼、白鲢;六七月,又有鲤鱼、白条鱼,还会有胖头鱼等等。
西湖偷钓、偷捕行为
已趋向减少
4月26日开启的西湖水域夜间联合整治将持续到10月31日,其间,执法人员会不间断、不定时、不定区域地开展专项整治,每周1至2次。
事实上,对西湖偷钓、偷捕的行为,西湖水域管理处也一直在进行常态化管理。
定点结合巡查,陆巡结合水巡,执法人员对西湖水域进行着每天24小时监管,并使出了“阵地战”和“游击战”的双效结合,对偷钓多发时段和区域严防布控。
人防的同时,不断发展的科技也延伸了管理触角,编织了更大的防御网络。据了解,截至目前,西湖水域管理处已在沿湖布设19个高清监控探头,指挥中心同时监控着16个沿湖偷钓高发点的现场情况。
王伟说,收缴渔具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皮划艇、大型渔丝网、电鱼设备等大型渔具,收缴数量显著下降。今年截至4月26日偷钓处罚:简易处罚167起,收缴偷钓(捕)工具215件,包括线筒39个、各类鱼竿59根、渔丝网48张/1690米、网兜18个、鱼叉9把、地笼26个、三矛钩7个、其它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