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记者 蓝震
今年浙江省两会上,“未来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且被定义为2019年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近日,省政府正式印发《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浙江未来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建设要求,勾勒出浙江未来社区建设的九大场景。
为何要打造“未来社区”
对很多人来说,“未来社区”的概念还略显陌生。但放眼全球,未来社区已是国际热点。
以加拿大为例,他们正在打造Quayside未来社区,建设更智能、绿色、包容的城市。此外,欧洲BLOCK模式、新加坡COMPLEX模式、日本共享住宅,也都能看到未来社区的影子。这些模式演变的背后,都有一个趋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将变成更加充满人文关怀、智慧、低碳、共享的地方。
如今,敢为人先的浙江人又把打造“未来社区”排上了浙江的“议事日程”。由省级层面提出建设未来社区的,在全国是首家。
“未来社区”到底长啥样
很多人关心的是,未来社区与我们当下生活的社区有什么不一样?
浙江省未来社区课题组牵头人、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城乡建设处处长柴贤龙这样解释:未来社区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根据《方案》,我省未来社区建设将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九大场景。
针对邻居关系淡漠的现状,记者在《方案》中注意到,未来社区将以塑造“和合”特色邻里文化、创新邻里贡献积分机制、打造邻里互助生活共同体等为重点,构建“远亲不如近邻”的未来邻里场景。
大家关心的社区教育问题,未来社区也提供了解决办法:根据《方案》,将高质量配置托儿服务设施,实现3岁以下幼儿托育全覆盖。提升扩容幼小服务设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造“名师名校在身边”青少年教育平台,围绕3—15岁年龄段教育需求,打造社区青少年线上线下联动的学习交流平台,打通优质教育资源进社区的渠道,集成素质拓展、兴趣活动等多种类型教育服务。
对于停车难、公共交通出行不便,物流配送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方案》提出了“打造未来交通场景”——构建“5、10、30分钟出行圈”。即以车实现5分钟取停为目标,统筹车位资源,创新车位共享停车管理机制,推广应用自动导引设备(AGV)等智能停车技术。完善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供给,预留车路协同建设条件,为5G环境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运行留白空间。
什么样的社区可以申报
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未来社区建设试点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第一批未来社区试点将优先考虑公共交通便捷、地上地下空间高强度复合开发的区块。据悉,申报时间截至5月10日。
据介绍,统筹考虑大中小城市、不同城市区域、不同政策路径、不同类型环境和不同体量范围等因素,老旧小区和新建社区均可申报。
根据《方案》,申报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将具备以下基础条件:基于5—10分钟生活圈服务需要,原则上以50—100公顷为规划单元,试点实施单元不低于20公顷。统筹规划新建和改造更新两大类型,优先考虑公共交通便捷、地上地下空间高强度复合开发的区块开展试点。规划新建类按照人口集聚潜力大等要求选择试点。
对于改造更新类,将以20世纪70—90年代老旧小区为主体,鼓励采取全拆重建和插花式改修建等方式,综合政策处理难度小、居民意愿高、改造需求强等因素选择试点。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已经印发。根据未来社区九大场景,该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设置了33项约束性和引导性指标。换句话说,不管是申报试点,还是后面申请验收,都有具体的指标可循,以居民满意度为最终评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