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浙A急事通 有条件轻微违法自动免罚
杭州日报讯(记者 谢珂)非浙A号牌车辆经申请可在高峰时段进入限行区域,平时文明守法的高素质车主将得到奖励——杭州交警部门日前宣布,依托越来越聪明的“城市大脑”,两项贴心实用的惠民措施即将出炉。
谁能想到,“出生”仅仅两年时间,城市大脑就大大改变了杭州的交通生态?最为明显的是,杭州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堵城”排名中连年下降。而从诞生伊始就在不断进化的城市大脑,还在给城市和市民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
大数据带来新变化
两项惠民政策即将实行
如果在早晚高峰遇到紧急事情需要用车,你的车牌又是外地牌照或者正好当天限行,该怎么办?
以后,这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杭州交警部门已经完成了城市大脑中的一项功能升级:如果确实遇到急事要在工作日早晚高峰进杭,非浙A号牌车主可提交个人申请,后台经自动审核、信息同步,将允许非浙A号牌小型客车在主城区和萧山区错峰限行区域通行(即早晚高峰可通行),一年内累计不超过12次,24小时内计一次。
接下来,杭州交警将对此措施进行网上公示,征求社会意见。
好消息不止于此,交警部门还将推出“优驾自动免分系统”:只要你养成文明行车的好习惯,就能领取这份“福利”。
根据大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驾驶员在发生一次违法行为后都不会“重蹈覆辙”,这也让交警有理由相信,这些车主可能并非故意违法,只是确实不小心犯了错。
为此,交警部门提出方案,对3个月内没有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员,首次出现轻微违法如未系安全带、违反错峰限行规定、城市道路临时停靠,系统自动识别自动免罚,并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警告教育。教育之后,时间重新开始累积。
对于重点车辆要严管,而对文明守法的车主,也应予以激励,这一切,大数据的重要性体现无疑。
后方精准判断 前方及时处理
“最强大脑”是这样炼成的
自动发现110余种警情,并在10秒内完成报警;实时分析各项交通指标,使杭州从全国“堵城”排名第3降到第57……运行两年多来,城市大脑正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交通出行,并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
随着城市大脑的不断“升级”,其覆盖范围也从原来的主城区部分区域,扩大至主城区全部区域,并延伸至各区县市。通过接入3000多路视频监控和近1600个信号灯,它能实时扫描感知在途交通量、延误指数、拥堵指数等7项“生命指标”,为研判交通态势和科学指挥调度提供量化依据。
而为了让城市大脑的作用最大化,杭州交警于2017年9月专门组建了一支由67名民警、150名辅警组成的交警机动队,与路面常态勤务相叠加,归属指挥中心,将精准扁平指挥调度与多点就近快处有机结合,第一时间处置“大脑”发现的各类警情。
此外,交警部门推动警力持续下沉。去年7月,建立路面管理网格化数字勤务新模式,将全市划分为67个常态勤务责任区,依托城市大脑预警报警,实行网上勤务派勤,实现警力定位可视,积极构建常态勤务为基础、数据引领为导向、机动勤务为叠加的网格化数字勤务模式,打造杭州主城区“158”快速反应圈工作机制(1分钟响应,中心5分钟、外围8分钟到达)。
润物细无声,从有效缓解城市拥堵到解决出行难题,城市大脑给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已然成为杭州城市管理新基础设施。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越来越“聪明”的它,还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