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首席记者 梁应杰)
在杭州,许知远很有名,有名到在路边吃个麻辣烫都能被人认出来。这有点像他的朋友高晓松。两位步入中年的知识分子,是文艺青年心目中的“高远兄弟”,顶着相近的发型,有着不同的远方。
不久前,他们有了另一个共同点:将事业做到了杭州。在杭州乐堤港单向空间的开业仪式上,许知远说,对未来一代年轻人,单向空间将成为很重要的一个入口,会成为文化和思想交融的地带。
这句话似乎也在形容杭州。作为当下国内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杭州已经是程序员、互联网创业者和海归人才的下一站,而“高远兄弟”的陆续到来,正在展现这座城市对另一群人的吸引力。
当程序员和文艺青年在同一个城市落脚,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高远兄弟”都来了
单向空间和杭州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他们在南宋御街做了一场小型活动,许知远亲自站台。那场活动给单向空间CEO于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从长三角周边城市赶过来,热情超过预期”。
那场活动在于威他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当单向空间准备走出北京,进军其他大城市时,杭州和上海成了华东地区的备选城市,而最终决定在杭州,除获得了政府和物业相当大的支持,更多出于感性考虑。
“从文化底蕴来说,杭州属于一线城市。”于威认为杭州城市的精致性和对江南文化的浓缩,都很符合单向空间的审美,“杭州和单向,底色是一致的”。
这样的表述让人想到了高晓松在杭州良渚晓书馆开业时所说的一句话:“有些土地可以产粮食,有些可以结果实,这片土地只长花朵。”和单向空间一样,晓书馆已经成为长三角周边文艺青年来杭的打卡点。
“高远兄弟”的到来,给这座城市加了两块文化磁铁。当于威将单向空间落户杭州的消息告诉朋友,首先给予积极反馈的是上海的作家圈,“他们说终于有地方聚会了”。整个1月份,单向空间举办了7场聚会,大部分嘉宾是从其他地方赶来,包括来自英国的青年作家大卫·索洛伊。
高晓松也表示,将尽快启动“伴读者计划”,以晓书馆为据点,邀请知识分子、作家、企业家等作为伴读,为读者开书单。
有腔调的城市吸引有腔调的人
对于文艺青年小桶来说,单向空间到杭州给了她继续在这座城市待下去的理由。这位天津姑娘原本是一名缉私警察,因为喜欢杭州便入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日子过得比想象中乏味。在单向空间发出招聘信息的第一时间,她投奔而来,成了一名店员。
许多文艺青年来杭,起初都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比如从米兰归国的设计师杨钧,“在我心里,杭州是国内最好的城市,没有之一”。他用3年时间,在杭州东信和创园打造了一个很酷的线形公园Line Park,一开业就成为新晋的网红点。
于威喜欢杭州的另一个原因和在美院工作的弟弟有关。因为他,于威成了杭州的常客,对美院的西湖和象山一带相当熟悉。围绕美院,杭州聚集了一批有文艺气息的设计师,张明吉就是其中一位。从美院毕业后他选择留在“有腔调”的杭州,如今是设计平台洛可可杭州地区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