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通讯员 季轩 记者 葛玲燕)独居老人卧病在床,“望眼欲穿”的养老金迟迟不到账;开小车住洋房、还领着低保……这样的荒唐事,周遭群众听了都是愤概不已。究竟是谁动了扶贫帮困的“奶酪”?
去年,杭州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严肃查处扶贫帮困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据悉,2018年,全市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165起,处理202人,市纪委通报曝光典型案例6起。
不该扶的扶了,清退!
2018年4月,杭州市临安区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湍口镇塘秀村的低保户申报存在严重问题,收信后区纪委立即指令镇纪委展开调查。
仇某的家庭存款20多万元,还有一辆私家车;葛某、叶某两户家庭年收入都在10万以上,且无大项开支……
根据举报提供的线索,调查组通过核查,七名伪“低保户”浮出水面。
“这些家境较为优越的人员究竟是如何上了低保名单?”调查组成员决定揭开谜底。
“七份《困难救助审批评议表》的评议人签名笔迹出奇的一致,极有可能是某人一人所为。” 湍口镇纪委委员、调查组成员黄春松说,通过对该村两委班子日常笔迹的比对,调查组将目标锁定在该村村主任鲁世斌身上。
后查明,鲁世斌为了照顾与他关系较好的村民,明知这些人不符合条件还是瞒着其他村干部给他们报了贫困户,镇民政部门的审核人员叶某也未对材料的真实性认真核实,导致这些人蒙混过关,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村民却只能望洋兴叹。
这些低保乱象,得治!鲁世斌弄虚作假,擅自决定报送不符合条件人员领取低保,影响恶劣,被给予严重警告处分;镇干部叶某因审核低保工作不力也一同被问责。
该扶的不扶、不该扶的倒是扶了。这样的问题究竟是个例,还是具有普遍性?
以此事为契机,临安区纪委与民政部门联合起来,开展扶贫领域的专项治理活动。梳理低保工作机制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发了抄告单,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整改。采取大数据查询、长期公示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公开监督。
经复核后,该区618户1075人因不符合救助标准被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