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从这里进城 曾经这里日夜可闻机杼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1-17 07:37   

都市快报(见习记者 凌姝文 摄影 江玥)

建国南路

建国南路中医街

1949年5月3日,解放军从建国北路入城。 浙江档案

说到身边的“建国”,可能大部分杭州人会冲口而出“建国路啊”。是啊,跟不少城市一样,杭州也有一条“建国路”。

作为贯通城市南北的主干道,杭州的建国路地处城市最中心区域。每天,车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生活在其中,而它也见证着城市发展的一步一个脚印。

按照建国路上老居民周财根的说法,从这条路本身的不断变化中,能看到新中国这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富强。

1949年解放军从建国北路进城

建国路南起望江路西段,北至朝晖路,以清泰街、庆春路为界,分别称作建国南、中、北三路。

建国路算是杭州的一条元老级道路,追溯到数百年前,元代张士诚扩城,把城东三里外的地方统统划入城中,老城墙的旧址成了城内的一条南北要衢,是为建国路的雏形。明代以后,这里聚集了很多买卖木制家具的人,一大堆木作坊比邻而建,时间长了,人们就唤它为“板儿巷”。

北京、石家庄、西安、上海……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建国路”。“杭州‘建国路’的名字正式载入档案是1949年。”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丁云川说,“在这之前,这条路叫‘东街’。1949年解放以后,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建国路’了。”

当时,解放军就是从这条路进城的。1949年5月3日,建国北路人头攒动,老百姓们都涌上街头,欢迎解放军进城。

“我跟在人群后面,大家都在喊‘欢迎解放军’‘中国共产党万岁’,我也忍不住喊了几嗓子。”生在杭州、长在杭州的金奶奶笑着说。

新中国成立后,建国路上丝织作坊云集。做生意,经常要进行商业交流,久而久之,建国路上的茶馆也慢慢多了起来,吃茶的大多是商贾。

建国南路曾出过不少名医

建国南路上“藏”了20多条历史味十足的小巷子,五柳巷是其中一条。

《杭州市志》记载:“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折西接城头巷。名始于清,其地旧有五柳园,巷以园名。”和不少西湖边的老巷子一样,这里至今保留了不少清末民初时建造的杭州老派民居。

它是建国南路的一大金字招牌,“建国南路中医街”指的就是这里。

以东郭园巷为起点,沿着建国南路一直走到河坊街,这么长的距离才算把中医街走完了。

2013年,上城区政府将建国南路上的老房子划入旧城改造区块,修旧如旧,打造成为中医药文化街区。现在看到的二层木结构建筑,基本保留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合院花园式别墅的风貌。

“这里是建国路的缩影,从建国北路到建国中路,都是些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只有这里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模样。”浙江豪懿健康产业投资管理集团常务副总裁杨超说。

建国南路出过不少名医,清末民初时,妇科圣手何嘉琳的祖父何九香,就在建国南路石牌楼开设私人诊所。

老杭州知道,“何氏一家门,四代出名医”,何氏四代专精于妇科病诊疗,一个家族从清末至今搭了160多年的脉。

1937年,杭州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何氏第三代传人何穉香举家迁往上海避难。

新中国成立对何氏一家影响甚广。上世纪90年代初,医生很难取得行医执照,需要几个很有名的医生联名推荐。解放后,医疗行业的制度不断规范,从前的模式要改变,何氏第三代传人就在杭州广兴联合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的前身)组建了妇科团队。

上个世纪50年代,何氏的石牌楼私人诊所被收归国有,之后几年都用作民宅,何氏一家便在中医院悬壶济世。

直到前几年,上城区在中医街上请进了不少老中医,“何氏妇科”才又回到了建国南路。

家住建国路上的孩子

放学后爱去贴沙河里游泳

私人医院搬走后,建国南路石牌楼变成了浙江省轻工业厅宿舍。

60多年前的一天,岳先生一家搬进了石牌楼42号,看着眼前的砖瓦房、水泥墙,年少的岳先生开心得不得了,因为那时候城里的房子大多是木头造的。

“我们周围都是低矮的民居,我们住的院子有两层楼,共4个房间。我还记得院子里有一个天井,四四方方的,十分亮堂。房子也很开阔,一家7口住一点都不挤。”岳先生回忆,“院子与隔壁是打通的,我常常去邻居家玩。”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电脑,连小商店都没有,玩什么呢?

“出去玩呗,建国路的最南端离城河很近,就是现在的贴沙河,我们几个要好的常去河里游泳,从家走过去只要六七分钟。”

除了贴沙河,附近还有东河、解放桥、横河公园,小孩子们摸鱼、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那个时候上学也方便。建国初期,初高中之间的区别被废除,初级教育的长度也从6年缩减到5年。这部分规划在1951年10月的《关于学校制度改革的决定》中体现出来,并且基本得到了实施。

1951年,蕙兰中学与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合并,在蕙兰中学原址(上城区建国中路70号)成立了杭州第二中学。1953年,杭二中被定为杭州市重点中学。1963年,被浙江省教育厅定为直属实验中学。

岳先生在建国路住了将近20年,据他回忆,那个时候的建国路算是很繁华的地段,建国南路风景独好、建国中路是干部子弟居住的地方、建国北路人来人往,而不论住在建国路的哪一头,去杭州解百、浙医二院、市三医院都很方便。

透过建国路

我看到了中国这些年的变化

周财根曾在杭州铁路分局杭州工务段上班,因工作性质,他很关注杭州的交通变化。

他说,改革开放后,杭州的公交线路逐年增加,现在仅家门口的“姚园寺巷”公交站就有7条线。

“2012年,地铁1号线开通,自那以后我常常去城站坐地铁。再等一段时间,附近5号线、7号线也要开过来了,出门更方便咯。”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城站火车站,说:“这个车站老早就有了,近几年翻新了一下,穿上了新衣服,变得跟新安江水电站一样好看了。”

除了交通,沿街的商业变化也是很明显的。

“上世纪70年代末,国内民营经济才刚踏上恢复发展的道路,路边个体商铺跟撒豆子一样开了出来,但都是小打小闹。没想到几年后,高层建筑就多了起来,业态也有了起色……”

周财根说,现在,道路两边除了越来越多的住宅外,随着电子商务、金融业不断发展,路边还多了很多银行。今年,地铁5号线也会开通,在建国路上有好几个站,“感觉透过建国路,能看到中国这些年的变化。”

你认识“建国”吗?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杭州市网信办、都市快报联合开展“寻找身边的建国”网络主题寻访活动。“建国”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也可能是一条路、一本书、一所学校、一家企业、一个商店……这个普普通通的词的背后,承载着太多的时代印记和家国情怀。 你认识“建国”吗?采访一个故事,记录一段历史!

征集要求:

1.与“建国”有关的任何线索。可以是一个人、一条街、一家店、一个小故事……2.形式不限,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3.必须为真实线索,有迹可循。

截止日期:2019年1月31日。

征集方式:1.拨打都市快报热线:85100000; 2.发送邮件至:kbshizheng@163.com;3.在“杭州新闻”App首页“寻找身边的‘建国’专题中留言。记得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凌姝文 摄影 江玥  编辑:高婷婷
返回
岳先生在建国路住了将近20年,据他回忆,那个时候的建国路算是很繁华的地段,建国南路风景独好、建国中路是干部子弟居住的地方、建国北路人来人往,而不论住在建国路的哪一头,去杭州解百、浙医二院、市三医院都很方便。浙江档案说到身边的“建国”,可能大部分杭州人会冲口而出“建国路啊”。都市快报(见习记者凌姝文摄影江玥)建国南路建国南路中医街1949年5月3日,解放军从建国北路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