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第七次民生协商论坛聚焦“全面二孩”话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12-15 07:24   

钱江晚报(记者 蓝震 詹程开)来“浙江政协·民生协商论坛”采访已经很多次了,与以往坐在媒体席不同的是,这次我成了一名界别群众代表,并在会上作了3分钟的发言。

这种角色的转变,也正是民生协商论坛的魅力所在。

12月14日上午9时,会议准时开始。这一次的话题是围绕“完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协商议政。

对于“二孩”的话题,想必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站在各自角度去理解,“有能力生,无能力养”的焦虑或多或少影响着许多家庭。

如何让家长“想生,敢生”,这不仅仅是某个家庭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应该关心的问题。今年年初以来,省政协组织文卫体委、民盟、致公党、总工会、妇联、医药卫生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局6个界别活动组的委员和有关专家学者,组成总调研组和7个分专题调研组,分别就我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现状、群众生育“二孩”意愿、妇幼医疗服务、0至3岁幼儿托育及学前教育保障等问题,深入全省各地持续开展调研。

民生协商论坛上

第一次有了本报记者的声音

“11月底的一天,我接到省政协机关一位工作人员的电话,邀请我参加论坛。

这一通电话令我又惊又喜。我以往都是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参加政协协商活动报道,突然要从幕后走向台前,确实很新鲜。民生协商论坛上,本报记者作为第一个来自媒体的界别群众代表参加论坛,与20多位省政协委员、几位专家学者和界别群众代表一起,与省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面对面互动交流。”

——记者自白

生还是不生,这看似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背后却有一些共性的困惑。3小时,17位即席发言者发言,话题很热。

这次论坛上,省政协文卫体委专职副主任叶成伟在发言中提到,基层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0~3岁托幼照料服务资源严重短缺;二是妇幼健康服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三是优质普惠幼儿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四是落实妇女生育待遇、就业保障等存在差距。

和每一次民生协商论坛一样,会场上最抢手的就是“话筒”。省政协委员徐润龙为了抢得发言机会,坐在后排的他,数次拿着自己的桌签站起来索“麦”。他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妇幼医疗服务的供给中,儿童医疗服务的供给问题相对突出,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听到省政协委员徐燕峰关于“全面二孩”实施后幼儿园基础设施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后,坐在我旁边的界别群众代表,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的胡晨波老师深有同感:“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又是最短板。”

会上第一次出现的本报记者的声音,源于前期召集部门同事开的一个小型座谈会·我们把同事们反映的问题和平时采访中了解的情况带到了民生协商论坛——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话题聚焦在完善“全面二孩”政策,延长产妇产假时间的建议上。“众所周知,目前我省的产假时间从以前的98天延长至现在的128天,但对‘二孩’母亲来说,4个月的缓冲时间还有些短。目前,已经有一些省市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政策内二孩及以上产妇产假延长至6个月。当然,一旦延长产假,还需要警惕一个事情,追加产假时长,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压力陡增。如果没有完善的社会分担机制,那么势必会带来新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建议政策的制定者应有充分的前瞻性。”

我的发言话音刚落,主持人就作了点评:“你用自己和身边同龄人遇到的困惑来反映问题,很有针对性、说服力。”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蓝震 詹程开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民生协商论坛上,本报记者作为第一个来自媒体的界别群众代表参加论坛,与20多位省政协委员、几位专家学者和界别群众代表一起,与省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面对面互动交流。”会上第一次出现的本报记者的声音,源于前期召集部门同事开的一个小型座谈会·我们把同事们反映的问题和平时采访中了解的情况带到了民生协商论坛——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话题聚焦在完善“全面二孩”政策,延长产妇产假时间的建议上。热心公益事业的省政协委员夏赛丽和作为界别群众代表的武义山区小学校长的徐跃同时参加了这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