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权赋权再活权 我省首批水权证颁发
杭州日报(通讯员 徐志刚 张伟星 记者 熊艳)“以前用水都不关水龙头,往鱼塘里灌水也没节制,现在村民生活、灌溉用水越算越清了。”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东天目村村民杨慧感慨地说。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杭州水权改革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农村山塘水库资源确权、水资源资产价格评估体系等一系列的实践。
昨天,杭州市临安区农村山塘水库水资源使用权证和水权交易签约现场会在板桥镇上田村举行,全省首批22本水权证正式发出,与此同时,东天目村、亭口村和两家企业达成山塘使用权转让协议。作为全省第一批确权登记后的水权交易,这两份协议也标志着临安在全省率先成功试点体系性的山塘水库水权交易。
有了水权证,发展集体经济多了条路
水权即水资源的使用、转让、收益等权利。杭州因水而兴、因水而名,众多的水系和水库,良好的水质,始终是杭州发展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我市西部拥有大量集体经济的山塘水库,它们的水质都在Ⅱ类以上,除部分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外,多数都是“沉睡的资产”。
百姓守着绿水青山,却无法盘活,如何破解困局?
答案是:明晰所有权,盘活使用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
2014年,杭州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四年来,杭州从调查摸底、制度建设、确权登记、交易流转四步走,走出了全省第一本水权证的颁发,完成了第一笔水权交易和第一本流转水权证,在试点山塘水库水资源使用权上,探索出一条确权、赋权、活权、保权一整套卓有成效的具体实践。
“有了水权证,就确定了使用权,把我们村的水资源盘活了,资源能变成资产,接下去,我们将启动联村供水项目……”板桥镇上田村的党总支书记潘曙龙领到了《临安区水资源使用权证》,他说,“以后发展集体经济呀,又多了一条路。”
杭州水权试点改革惠及“千村万户”
临安作为杭州水权改革的试点,按照杭州市总体部署,围绕“农村山塘水库水资源确权、农村水权交易制度建立、水资源资产价格评估、交易平台搭建”,率先制定《临安区农村集体经济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管理办法》,明确确权的主体为村集体。截至目前临安已累计完成22座农村集体经济所有的山塘、水库水资源所有权确权登记,梅家坞山塘便是其中之一。
梅家坞山塘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东天目村,为东天目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总容积为8万立方米,该山塘其优质的水资源和水量,是一座理想的饮用水厂水源地,现经村股东(代表)会议决议对外流转水资源使用权。经确权测算,梅家坞山塘水资源使用量54.06万立方米,现因实际种植结构改变,用水量大大减少,部分水资源闲置,为盘活该山塘闲置的水资源,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表会议决议,与临安区农村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达成流转协议,将山塘的25.55万立方米水资源使用权转让,评估单价0.23元/立方米,年保底价为58765元。
“既解决了公司联村供水的水源,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管护资金有了来路,为政府财政资金减轻了压力,水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这是多赢做法。” 市林业水利局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处处长何灵敏说。
“像临安这样制度较齐全、程序较规范、合法合规的水权交易,在全省尚属首例。”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杭州水权试点改革不仅惠及“千村万户”,推广这些做法将唤醒全省数以万计山塘水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