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交融 看老城凤凰涅槃 杭州城中村焕发生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12-06 10:43   

文化传承

改造是蜕变更是福祉

城中村改造,是蜕变,更是民生福祉。

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抽样调查显示,市民对杭州城中村改造关注率95.9%、支持率98.1%、满意率达96.2%。其中,有近一半被访者,为杭州城中村改造注重文化传承点赞。

一杯清茶,两把藤椅,摄影师陈天虹在离家27年后,又重回杭州馒头山脚,只因馒头山从曾经的群租房聚居地,变成重拾江南韵味的现代民居。“这是我记忆里小时候家的味道!”

年过七旬的老党员郝素琴最爱在“邻里中心”坐坐,这曾是馒头山最大的群租房,如今不仅整个外立面设计融入了馒头山,还成了便民服务的集中地,周边百姓的文化家园。

十八坞上头的杨家牌楼,在这里住了70多年的杨善昌很感慨,曾因违建变成“暗渠”的牌楼溪重见天日,变得更美了。“牌楼溪中段有个亭子,看风景很好;下面有个五曲桥,拍照片很漂亮。”

更方便的是,牌楼里还新辟了一个便民服务中心,申请智慧养老设备、办理居住登记等等,家门口就能办。“老底子的环境和感觉回来了,现代化设施一样都没少!”

将文化传承和民生项目结合起来,让文化如绿地般随处可见,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这是杭州城中村改造的特色之举。“当人们自身的温饱、收入、休闲等需求都满足了,才会留心到文化传承。”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即使是难以恢复原貌的“城中村”,也在以各种方式,一边给予百姓更方便惬意的生活,一边留住历史。

杭州城北的善贤人家,老百姓住进了崭新楼房的同时,也保留了“善贤坝房”老房子,开辟“开心农场”。闲暇时光,农场里的亲子耕读,让乡愁变得更加真切。

城西的骆家庄,则用一幢文化大礼堂,记录了老底子蒋村水上人家的过往。礼堂内有年轻人喜欢的健身房,也有老人喜欢的茶室,进出中无意抬头一望,便是那千年的龙舟。

新与旧,舍弃与传承,就这样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一起,由此凤凰涅槃。

这是城中村改造的意义。

这是每一场变革的意义。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吴佳妮 杭建宣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