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电视机、28寸永久自行车……都是老杭州的回忆杀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11-15 09:24   

坐进模拟机舱 还能体验飞跃钱塘江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在西湖边南山路218号中国美院美术馆,一场“光影不惑——我们的四十年”影像展正在进行。

展厅入口处,左墙1978,右墙2008,八个顶天立地的数字,组成了一条时间隧道,把人一下子带回到了从前。

时间像一个轮回,人们兜兜转转,蓦然回首才发现,旧时光里总隐藏着令人欣喜的灵感。

这场由浙江广电集团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展览,共分三大板块:“回望过去”“美好浙江”“飞跃钱江”,以时光为轴,串起过去的记忆。

40年来,一代代浙江广电人用手中的话筒,肩上的摄像机见证、记录了这个辉煌时代的变迁,留下了15万小时珍贵影像素材,凝聚着40年间浙江人民的集体记忆和人生体验。

“光影不惑——我们的四十年”影像展

时间:即日-11月25日(9:00-17:00,每周一闭馆) 

地点:南山路218号中国美院美术馆

还记得双层巴士、BP机、大哥大吗?

跟以往的一些影像展不同,这次的展览陈设布局很特别,是“沉浸式”的。进门就能听到邓丽君和罗大佑的歌声,穿过一道由投影仪投射的门帘,仿佛真的穿越了。一系列精心布置过的家庭场景和老物件一起出现了,黑白电视机,28寸永久牌自行车、搪瓷盆、铝锅子、西湖牌缝纫机……

除了静态的展陈,还有一些动态的珍贵影像资料,在展厅里循环播放,看到这些熟悉的画面,满满都是老杭州的回忆杀。比如,31路双层巴士;庆春路百货商店;碎花裙子白衬衫,那时候的姑娘儿不化妆也很美;腰别BP机,手捧大哥大;还有那个年代结婚的场景,新娘子盘头最体现化妆师的功力,新郎的发胶也是必须喷得像一根根钢丝一样立起来才够洋气。

现场一位爸爸抱着儿子来看展览,“这个展览看得很有感情,整个展览走的路线好像就是以前生活里的场景,从过去到现在。”旁边一个短发的阿姨接过话茬,“是的呀,老式的自行车后面位子上放一个棒冰箱,小辰光那种快乐的记忆马上回来的。”

这个叫“回望过去”的展厅,一共展示了18组40年改革进程中的典型“人”和“事”——包括步鑫生、鲁冠球、冯根生、宗庆后等企业家。那年,步鑫生和他的海盐衬衫总厂登上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头条;42岁的宗庆后踏着三轮车开始创业,于是有了国民饮料“娃哈哈”;还有1995年浙江卫视《时代专栏》节目采访马云的珍贵影像,这估计是马云第一次面对媒体阐述自己对互联网的看法,当年的预言,在当下全都变成现实。

还记得十万市民上街救树的“八八台风”吗?

展览现场还有女排精神、小百花艺术团等时代群像,八八台风、东河改造等集体记忆,孔胜东、凉茶摊等,还原出一个个熟悉的场景,再现当年的街巷里弄,结合环境布置和老物件陈设,衬托影像等多媒体进行叙事,让观众瞬时穿越,行走在时代回廊间,邂逅当年的事、记忆中的人,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关中国女排的视频影像定格在1981年。当时,中国女排夺得首个“三大球”世界冠军。改革伊始的中国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陈招娣到周苏红,前所未有的“五连冠”征程上,始终闪动着浙江姑娘的矫健身影,团结协作、顽强拼搏。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女排精神始终不灭。

“八八台风”也是瞬间能勾起老杭州记忆的画面。杭州人从来不缺台风的记忆,但没哪个台风像它一样深深刻在人们的心上。1988年的8月8日凌晨,整座城市断水断电交通瘫痪,电视台记者用三轮车拉着发电机赶去电报大楼,向外界传出杭州的声音,电波里传来“救救大树”的呐喊,十万市民走上街头扶树、救树,短短数日,超过6万棵倒伏的大树重新站立。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