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杭州人是怎样和钱江潮斗智斗勇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10-31 06:42   

本报讯 为什么一讲到钱塘江潮就想到海宁观潮?为什么钱塘江海塘如此重要?杭州,是在和钱塘江汹涌的潮水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城市的。上周日名人讲堂第六讲请来了浙江大学历史系的徐立望老师,为我们讲述清代海塘建设的历史。

徐老师先给大家分享了一张示意图——钱塘江的江道分为三个部分:北大门、中小门、南大门。宋、元、明代的江流主槽主要出入于南大门;永乐十八年,潮水改走中小门或北大门,康熙五十九年,江海不循故道,全部移至北大门。所以,至此成就今天壮观的“海盐观潮”景象。

“国家财富半取足于江浙,而江浙二省尤以苏、杭、嘉、湖、松、常、镇七郡为重。”钱塘江两岸平原地势低洼,地面比汛期洪、潮高水位低3—5米,全赖海塘保护。北岸海塘一旦出事,杭嘉湖平原将受淹,影响波及吴江、松江一线。

清代前期,中央开始关注钱塘江海塘。在雍正朝,海塘修建开始屡屡见于上谕。乾隆皇帝尤其对海塘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认为“南北河工与浙江海塘,关系国计民生最为紧要”,所以他下江南虽非仅为视察钱塘江海塘而来,但是海塘无疑是他南巡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他最后的四次南巡,到浙江后都是直接奔赴海塘现场。在乾隆的主导下,海塘工程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工程”。

那么,乾隆皇帝心心念念的鱼鳞大石塘是怎么样修筑的呢?徐老师用生动的图片和通俗的语言,结合历史资料给我们上了一堂工程课:“钱塘江海塘修筑最大的技术难度在于难以下桩,长达数米的基桩很难打到沙下土中,不久就会出现浮桩。清代的工匠开动脑筋,利用丰富的经验想出应对的办法——‘用大竹探试,俟扦定沙窝;再下木桩加以夯筑,入土甚易,因依法扦筑。又梅花桩以五木攒作一处,同时齐下,方能坚紧,不致已钉复起……’”这种复杂的工程虽然耗资巨大,工时较长,但是工程保质保量,能应对大潮的冲击。

到了晚清,研究海塘工程技术“自学成才”的李辅燿再对建筑技术进一步改进。他把石头之间的改榫槽为凿孔,形成联结上下砌石的铁桩,还因此减少了施工工程量和石料损耗。这种做法与以往铁锭搭钉的做法相比,避免了铁锭浮面易脱落,大大稳固了塘身……古人的智慧是不是很令人赞叹?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陈杰 记者 熊艳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