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电话亭是拆是留,不应只是单选题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10-25 09:15   

公用电话亭,曾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标志性设施,风光无限,人们争相通过那个“小亭子”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可如今,手机越来越普及,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只要一“机”在手便可“打遍天下”,微信视频更让我们感到“天涯若比邻”。通讯方式越来越便捷,公用电话亭风光不再、无人问津,已是不争的事实。

曾风靡一时如今处境尴尬的公用电话亭,到底该何去何从?有城市曾做过民意调查,说拆有拆的理由,说留有留的必要。不过,是拆是留,绝不是轻松的单选题,而是根据实际作答的多选题。

事实上,这几年不少城市对公用电话亭的拆留在做探索。有的地方把位于狭窄道路边“没有用武之地”的电话亭直接铲除,从而腾出更多空间对道路优化升级,使路面变得更宽畅更整洁。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值得肯定。

有的地方对城市步行街区的公用电话亭“大动手术”,逐批安装电子触摸屏,引入图书借阅、有声朗读等内容,将电话亭改造为“悦读亭”。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当下,这种尝试,值得点赞。

有的地方将景点周边的公用电话亭改造成多功能信息亭,除了通话外,还兼具多重便民功能,既可以给手机充电,享受wifi服务,也可以查询气象信息,了解景区周边交通、人流量等概况。这种创意,值得借鉴。

可以说,为了让公用电话亭从“无用”变“有用”,国内许多城市可谓“费尽心机”。

其实,国外的做法也大致如此。比如,伦敦把街头废弃的电话亭改造成咖啡店、迷你图书馆,纽约把闲置电话亭打扮成城市艺术品,而地震频发的日本则把它当成了应急救叫中心。

坦言之,公用电话亭,有的拆有的留,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需要强调的是,拆留应因地制宜,既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又要以人为本,符合民意。拆了,要还路于民;留下,就要以高颜值、多功能亮相。

公用电话亭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它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是人们保存在心底的精神路标。因此,公用电话亭的拆留,如何处置还得细思量。

其实,不只公用电话亭,随着时代变迁、科技进步,不少曾经的“新事物”都变成了“老物件”,公用电话亭是这样,难得一见的邮筒、屈指可数的报刊亭亦如此,这些“不合时宜”的城市“古董”如何处置,事实上正如一道道考题,考验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来源:余杭晨报  作者:斋 语  编辑:郑海云
返回
有的地方对城市步行街区的公用电话亭“大动手术”,逐批安装电子触摸屏,引入图书借阅、有声朗读等内容,将电话亭改造为“悦读亭”。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值得肯定。公用电话亭,曾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标志性设施,风光无限,人们争相通过那个“小亭子”传递信息、沟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