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让山水人文活起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9-04 05:51   

践行“两山理论” 提升民生福祉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十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提出的“两山理论”,生动指导着杭州的生态实践。

近日,记者在临安小城镇综合整治现场看到,各小城镇围绕“两山理论”,让自然山水焕发生机,让历史人文重现魅力,让镇域环境美起来,“产城文”融合活起来。

昌化镇 打造山水聚秀的活力小镇

一条绵延全域的昌化溪,一座人文荟萃的南屏山,一种名气响亮的鸡血印石,一片古迹斑驳的南门弄老街……组成了昌化这座千年古镇的魅力意象。

随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全面展开,这些昌化当地特色元素被充分发掘活化,成为推动当地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提升的强大动力。

“以前的昌化溪边杂草丛生、土地裸露,毫无美感可言。现在溪边不仅有了齐整的绿化,还有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晚上溪边灯光璀璨,有的年轻人还会在溪边弹起吉他。”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谢女士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如今的昌化溪边,昌化印象、昌化县志等文化元素,苏东坡、范成大等名人诗文,被打造成一个个可观可品的景观节点,昌化溪边已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最爱去的地方。

放眼望去,和昌化溪相得益彰的南屏山,也在进行绿色修复和景观建设。“我们要借助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契机,让南屏山发挥好生态氧吧作用,使其成为老百姓休闲的‘人文荟萃’圣地。”昌化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相关人员说,此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昌化镇不仅在镇中全面消除“脏乱差”,推进背街小巷拆、整、改工作,消除彩钢瓦、赤膊墙、乱搭建、空中“蜘蛛网”等,更深入推进全域整治,实现小城镇全域环境提升,全力打造临安西部旅游集散中心。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昌化镇中央,一处处明清、民国古建正在被精心地修缮。“这些老房子是承载本地悠久历史最好的载体,在此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我们特别对东西大街、南门弄老街采用‘保留+移植+创造’的手法,按照保护型、整治型和局部保留型进行分类改造,做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力求保护古建筑传统风貌。”昌化镇小城镇整治办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修缮后的古民居,将打造为昌化古镇记忆的存储空间,当地民俗文化的展览展示空间,以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展示窗口。

下一步,昌化镇将在深入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加快项目推进和大企业招引,加大白牛电商小镇建设力度;突出“风之谷”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发展九龙高山温泉等生态旅游项目;改造提升国石文化城,挖掘“昌化石”文化内涵和资源优势,打造“印石之都”,加快国石产业发展,集全镇之力,创建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镇。

於潜镇 建设畅美於潜 耕织新城

随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展开,於潜镇自南宋沿袭下来的“耕织”文化元素,也被充分活用,融入当地老百姓可察可感的生活日常。

天目溪边,於潜镇小城镇整治办相关负责人指着一处耕织图为内涵的景观告诉记者,“我们以‘耕织文化’为主题,‘滨河樱花大道’为亮点,穿梭于山水之间的‘绿道’为背景,充分融合生态景观绿道、耕织文化展示、入口广场和健身活动区,将为广大於潜人民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娱乐、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耕织新城新‘江景客厅’”。

其中,“天目溪东侧建设内容包括星级公厕、景观绿道、文化记忆广场、休闲观景台、耕织小品等。天目溪西侧则配合滨河休闲广场、篮球场、停车场、景观墙、景观亭、儿童活动广场、於潜女雕塑、生态公厕等设施,打造人文与自然结合的天目溪滨河景观空间。”於潜镇小城镇整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天目溪东侧星级公厕已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即将安装景观灯;西侧已完成基础土方工程建设和部分节点主体工程,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工程建设。

和昌化溪边的南屏山一样,天目溪边也有一座和苏东坡有渊源的山,同样也被精心复绿,打造成重要景观公园。於潜镇小城镇整治办相关负责人同时介绍,“镇里将天目溪边最好的地方拿来建设安置房、幼儿园、市民广场,力求为老百姓营造体现‘天人合一、大地艺术、天然回归’的都市公共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干部们一家家登门,党员干部带头做工作,於潜镇二十多年没变过了,大家深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有利民生的大好事,全镇上下都备受鼓舞。”於潜镇小城镇整治办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短短十几天,於潜便拆除了违建66处,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拆除彩钢瓦415处,彻底解决集镇发展“老大难”问题,为提升城镇环境腾挪了空间。

随着精心打造的后渚村夜宵一条街、融合耕织古韵的溪东路精彩亮相,天目溪两岸景观提升工程的全面加速……

眼下,“畅美於潜 耕织新城”的蓝图,已经跃然纸上。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园园 通讯员 张颖  编辑:陈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