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古镇,真的想让更多人留下了。
在西溪连绵的群山下,有十八个风景优美的山坞,俗称“西溪十八坞”。
据说,它们在民国时期,曾经是杭州人心里的“桃花源”。
“是坞有泉皆到水,沿山无处不栽梅”,曾经,这里每个坞都有泉、有梅、有竹、有茶、有花,有庵堂、庙宇、故事、名人墓葬,是名人雅士争相隐居的地方。
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留下在杭州人的记忆里,仿佛被定格在了旧时光里:房子破旧、巷道逼仄、电线乱拉……简直是“老、破、旧”和“低、小、散”的典型代表。
有好些年,在杭州人的记忆里,“西溪十八坞”好像已经淡忘了,这里成了“被城市遗忘的角落”。
但现在,“西溪十八坞”要回来了!而且,西湖区决心要让它们变得更漂亮。
王家坞“诗意居住”
从灵溪隧道口,沿着西山一路往西,即到“西溪十八坞”。
西穆坞、蔡坞、郭塔坞、桃源坞、马家坞、蒋家坞、唐家坞、王家坞、庙坞、小龙驹坞、大龙驹坞、直落坞、花坞、石人坞、花牌坞、东穆坞……
“西溪十八坞”,这两年排着队,轮番进行城中村改造。
今年,排到了——王家坞、庙坞、小龙驹坞、大龙驹坞4个,总面积约65公顷。
王家坞,北至西溪路,西有马鞍山,紧邻法华寺、东岳庙,是一个集人文与自然环境为一体的小村庄。
早在清代康雍乾年间,著名诗人厉鹗就给了它一个精准定位:“一曲溪流一曲烟”。
王家坞坞口,西侧有伴凤居,是20世纪20年代,陆墓周、陆德生兄弟两人共建的别业。
据1926年《增订西湖游览指南·西溪近人之别业》上记载:“伴凤居在王家坞口,精室数椽,山风扑翠,有品茶楼,凭眺最胜。”
可惜,这都是老底子的模样。这些年,它在杭州人的印象里,可不怎么好——
沿山坞200多米的山路,落地违建、阳光房简易棚随处可见,抬头是蜘蛛网般密布的电线,路边各种生活污水横溢,就连村口当年用来解卤饮之苦的小方井,也被湮没不见。
好在今年,王家坞也迎来了新生。
王家坞原有农房97幢,户籍人口415人,外来人口约2600人。今年的提升改造工程,拆除农居15幢,迁建33幢,立面改造82幢。
雨污水管及煤气、电力等配套管线、环境整治等,能让面貌焕然一新的工程,该做的都做了。
还请了南方建筑设计院,给整个王家坞打造了一个“修身养性、诗意栖居”的主题,从建筑环境、绿化植被、景观小品三个方面打造“诗意环境”,让它变成“诗意居住”的高端精品社区。
以前路边散落的杂乱农居房,统一做了房屋屋顶和外立面改造,墙面统一粉刷成米黄色,屋顶用的是仿古青瓦。整个风格是民国风,从高处鸟瞰,一条清澈的小溪两边错落地排列着一幢幢小洋楼,环境优美不输高档小区。
王家坞西溪路口,设计了一个入口广场,做上了导游标示。沿山坞而上,以后还会把咖啡馆、书吧、DIY作坊等开起来。
停车位也想到了,路两边见缝插针规划了134个。
王家坞附近有两座古寺,分别是有800多年历史的东岳庙,和始建于东晋时期的法华寺。这些都是它特有的文化资源,都会好好保留,以后就是杭州人去禅修的城市心灵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