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杭州织锦技艺新生代传人 37年的坚守 国家级非遗有了创新和发展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12-03 07:22   

姓名:苗雨痕

年龄:58岁

职业: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织锦技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织锦技艺新生代传人

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国家稳定、富强,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保证。只有国家越来越好,都锦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个人的生活也会更加富足。都锦生如果做不了五百强,也要把它传承五百年!

距杭州西湖不到一公里的凤起路上,有一条小巷,拐进去,走到最深处,市中心的车水马龙瞬间被屏蔽了。巷尾有一幢两层办公楼,在这里,时间似乎是静止的,一切陈设都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木质的办公桌两两相对,绿色的台灯发出黄色的光,白色的搪瓷杯,杯子外缘有一圈红漆字——“都锦生丝织厂”。

苗雨痕的办公室是二楼最靠里的一间,早上八点,他会先泡上一杯茶,然后下楼到对面的车间里去逛一圈:织布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层层叠叠的各色丝线,以及丝线扬起的粉尘味道,他都再熟悉不过了。“这个机子是六十多年前厂里自己造的,后来浙江各家丝织厂都按照这个样式做了一模一样的。”苗师傅指着一台提花织机骄傲地告诉记者。

去年G20杭州峰会,每位国家元首夫人都收到了一套特制的织锦台毯靠垫套装——《丝绸之源》。这是都锦生国礼织造团队耗时一个月赶制出来的。都锦生生产技术部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织锦技艺新生代传人苗雨痕也参与其中。“杭州织锦生产过程特别繁琐,从原料准备开始,要经过58道传统手工工序,按平时的进度这批礼物也要一年才能完成,那段时间我们的团队三班倒,一天24小时不停,终于在一个月内按时按质完成了,得到了国家的认可,真的不容易。” 苗师傅说。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都锦生织锦就经常作为国礼送给外国贵宾。因为它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锦之一,也是杭州丝织业的一张金名片。

这个地位怎么来的?还要从它的创始人说起。一百年前,有位叫都锦生的杭州年轻人,他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亲手织出了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1922年,他在西湖边创办了一家丝织厂,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生产、销售用独创的织造方法制作的丝织品,也被称为都锦生织锦。特别是把丝织成画的像景,是都锦生的一大特色。192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都锦生的丝织画获得金奖,从此誉满全球。2011年,都锦生的“杭州织锦技艺”,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师傅就成了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

37年的坚守:

最聪明的徒弟

从师傅手中接过了织锦核心技艺

37年前,苗师傅的愿望就是能进都锦生工作。“都锦生是杭州很有名的单位,当时杭州人如果能进都锦生工作,是件很荣耀的事情呢。”苗师傅说起这话,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么难得的工作机会,当然不是想有就能有的,还要经过一场严格的招工考试。语文、数学、物理都要考,就像现在考大学一样。“考场设在少年宫,报名考试的人可多了,总有个万把人吧,但只收五百人。这还是那几年招得最多的一次。”苗师傅说。

第一天进都锦生的情景,苗师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我们厂有个大礼堂,那一批五百个新员工都过去集中接受培训,大概要上一个月的课,然后才可以进车间干活。”

苗师傅的第一个岗位是挡车工,就是每天守着机器织布的一线工人。这个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每天要寸步不离地看着机器,还要时不时拿着灯检查织出来的每一寸,有没有瑕疵。如果发现有哪里织得不好、出了差错,就要从头再来。虽然已经上过了培训课,可是真正的学习是从上工后才开始。在都锦生,技艺的传承主要靠师徒间的口口相传,师傅一对一地教,能不能学好就要靠自己的悟性。苗师傅聪明,在新员工里是学得最快的,其他人需要三年才能学会的东西,他一年就出师了。后来,其他工种的活他也都干过:修机工、工段长等等。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了厂里为数不多的“样样通”,掌握了都锦生织锦从头到尾的全部技艺。

苗师傅还记得,老师傅退休之前,搬了一个大箱子给他:“都在这里了,收好。”箱子里面是一本本的笔记,师傅把毕生所学和经验,全都留给了他。“当时我就觉得,都给我了,那我就要学好、收好,要留下来。”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叶怡霖 摄影 严嘉俊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