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杭州持续多次降雨,让人们体会到秋雨绵绵的威力,一波降温来临,冬夏无缝对接,秋高气爽的天气还没享受几天,有人就换上了冬大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是应了秋景,但比之淅淅沥沥的小雨,一场大雨则考验着一个城市的设施。
下大雨时走在人行道上,往往最怕“水老鼠”、摔跤,造成这两个尴尬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人行道积水。下沙沿江景观东区公园海绵小道则完美地避开了这样的尴尬。这条小路上仅建设了约150平方米的透水路面,和一整套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程在今年5月份竣工以后,就经受住了今年汛期的多次强降雨考验。
“大雨不湿鞋,暴雨不看海”,海绵城市建设概念因此而生。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我国在水环境治理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向各地推广海绵城市理念,致力于重建城市水循环系统。其实下沙沿江公园,仅是杭州诸多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的一个“海绵样本”。那么,杭州这座江南水乡城市如何建设海绵城市?近年来都有什么样的进展呢?
杭州海绵城市怎么建,这其中大有讲究,“市海绵办”负责人史宇光表示,杭州的海绵城市建设是避免大拆大建,走精工出细活的路线,做好生态文章,做“锦上添花”的事儿。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到一江春水穿城过,时代赋予了杭州新的“水命题”。
2016年2月,杭州市成立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杭州海绵建设步入正轨。一年多来,杭州大力度加快海绵建设步伐,把触角伸向了各个区(管委会),全面撒网。
2016年3月,杭州市正式颁发“海绵计划”,这个因水而兴,因水而灵的城市,将用海绵技术,开始一场重大变革,从而达到城市修补,功能修复的疗效。今后,地上铺“海绵”的城市建设绿色转型,将成为一种常态,建设理念的转变,也将让杭州今后的城市发展重“面子”,也重“里子”。
如何巧妙地将海绵和环境有机结合?拱墅区的做法即是典型,让生态更加优化。拱墅区拱康路北到余杭区界紧挨着蒋家浜村这一片区域,曾经是一片闲置的荒地。土地闲置,既浪费也不美观,何不利用建造公园的契机,让它美起来,也实用起来?
2016年11月,拱墅区利用海绵技术,正式对这片绿地进行“大改造”。在改建过程中,利用现状地形在低洼积水处挖出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池塘,它的蓄水量可达3600立方米,在拱康路北延伸段道侧绿化带内设置生态排水沟,公园外围村道雨水也汇入排水沟,排水沟和公园内雨水最后进入池塘,通过生物技术改善水质,用于浇灌绿化,也为雨水滞留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5月,绿道公园正式竣工,这里一改往日萧条的模样,成为附近蒋家浜村民闲时散步的好去处。
如果说去年是杭州海绵建设规划布局、建章立制的一年,那么,今年则是全面启动大力推进之年。
古苑公园、闻涛路绿化带、密渡桥路人行道、丁桥兰苑生态湿地……一个个杭州“海绵样本”节点已经陆续建成,今后,杭州要打造一个体量可观、联片成网的“海绵体”。
记者了解到,下城区三塘单元将成为杭州首个海绵样板区块,在未来逐步发挥“海绵效应”。在一个比较大的老城区地块,大手笔打造“海绵体”,目前在整个杭州尚属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