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牧歌唱响和谐农村社区 杭州评出首批“最美田园社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9-27 09:00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诗宋词里的咏叹,是古人对田园的眷恋。但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梦中田园似乎渐行渐远,“耕读传家”的景象越发模糊。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5年来,以田园社区建设为抓手,杭州持续进行着一场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2012年,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田园社区”,构建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体系。2016年,杭州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升农村社区“新经济、新治理、新环境、新服务、新文化”等五大空间,推进田园社区建设。

    经过层层考核,近日,杭州首批市级“最美田园社区”诞生,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等一批历史文化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的农村社区入选。到2018年,全市田园社区示范村要达到300个。

    田园社区创建,如何避免千区一面?如何做到宜居又宜业?或许从“最美田园社区”入选者的实践中,能寻找到答案。

富阳黄公望村航拍。

    特色产业 耕耘未来

    背山面水,林深竹茂,富阳区东洲街道黄公望村早已是近悦远来的田园古邑。660多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在这里绘就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富春山居图》。

    青山不语、江水依旧,整个村子传承延续了浓浓的书画气息。村里不仅有缘竹坊书画创作基地、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就连步行街的长条形路灯的立面,都是一幅幅水墨山水画。

    在黄公望纪念馆出口处有一间书房,里面备了文房四宝,游客可以直接提笔作画或写字。

    规划路线、定制套餐……这几天,民宿老板朱梅娟正在为下个月接待辽宁的一个书法家团队精心准备着。去年,朱梅娟接待的近千名客人里,超过20%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界人士和爱好者。“这些都是书画家送的字画,已经有50多幅了。”朱梅娟打算新增一个书画陈列室,专门展出客人的字画。

    村党委书记王忠升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国内外艺术爱好者来到黄公望村度假,在农家乐吃饭,到黄公望纪念馆参观,在农家画室作画,傍晚到富春江边散步。朱梅娟说:“三层楼的房子,订单都已经排到11月了。”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大量游客涌入黄公望村。2016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黄公望全村已有15家农家乐,39家民宿,主打文化牌。民宿都专门开辟书画区,部分整幢出租给书画家。

    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 是宝贵且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黄公望村人十分清楚。他们邀请浙江省林学院等专业机构,绘制村庄规划,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进行软硬件设施改善,地下的污水纳管了、电线杆入地了……村庄环境美化,人居环境提升。

    沿着穿村而过的凤林溪,两岸白墙黛瓦、民宿林立。2016年,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新增15家民宿,是过去5年总和的近两倍;接待省内外游客11万余人次,比3年前翻一番。“拆猪圈、建沼气池,流转土地、建起果园”,下姜村形成了民宿经济、新型农业经济、农村旅游经济、农民文化产业等新经济业态。

    “很多人对农村社区的理解有误区,以为就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这不是田园社区创建的方向。”杭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处处长葛卫平表示。

    田园社区应集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功能,聚焦旅游、养老、金融、文化创意等新产业,融合城市休闲人口和农村户籍人口。葛卫平认为,“它与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方向、‘逆城市化’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这段时间,黄公望村正在为中国美院西湖画室项目做最后的冲刺。王忠升希望把黄公望村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未来能够吸引更多的书画家、书画爱好者来到这里创作写生。”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胡芸 周洲 见习记者 孙莉 通讯员 张海煦 徐林玲  编辑:余彦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