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之家”开到家门口?杭州拱宸桥街道首创“桥西之家”社区服务综合体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9-05 07:31   

5位“全科社工”干了27人的活

成了杭州社区治理“供给侧”改革新亮点

桥西之家

办事大厅

“这里就像是我们自己家门口的市民中心啊!”

这是位于拱墅区桥弄街135号的“桥西之家”公共服务中心,给周边居民留下的第一印象。

这里改变了“一社区一服务中心”模式,将拱宸桥街道衢州路社区、桥西社区、文澜社区3个社区的行政类事务,统归到“桥西之家”的公共服务窗口办理,还设置“综合服务岗”,引导居民精准办理各项事务,实现1+1+1>3的服务价值。

“桥西之家”配备了展示京杭大运河拱宸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市民提供阅览休闲空间的“文澜书苑”;负责街道辖区内备案类社会组织培育和孵化的“公益驿站”;党群活动、党性教育阵地“红色家园”;装修得充满童趣,专门提供亲子教育、四点半课堂等服务的“贝贝学堂”……

今年,拱宸桥街道积极践行“最多跑一次”,考虑城市社区之间邻近度较高的特点,建设“桥西之家”这个具有杭州特色的“社区服务综合体”,首创以“专职+专业”、“全科+全能”、“网格+网络”为主要内容的“3+2”社区治理新模式。这一社区治理“供给侧”创新,正逐渐实现社区服务“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

“专职+专业” 整合3个社区的行政类事务

更多专业人士“跑进”社区

杭州巾帼西丽服务公司的斯经理,是今年6月份来到“桥西之家”的。

“我们承接了这里的社会组织管理及相关事务,为在街道注册、备案的社会组织,建立专门的管理和服务平台。现在拱宸桥街道已经有18家注册、183家备案的社会组织。

“我是看着桥西之家热闹起来的。刚开始大家对它不了解,一天只有几个人走进来看一看、问一问,现在一天要来好几十拨人。有一次,我还听到几位来这里公共窗口办事的人说,‘这里搞得这么好,那我们在这里交税也心甘情愿’,这话多暖心啊,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专职+专业”,促成了多项管理变革,释放了更多的服务力量供给。

引入社会组织,“培育”一批专业服务队伍。

这是为了破解社会组织在成长发展中“无专职人员、无正常活动、无公益性质”等老大难问题。同时,为新创社会组织提供全方位成长服务,助推社会组织快速孵化。

近年来,街道引进的元墅、万科随园、巾帼西丽等专业社会组织,已为辖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5万余人次;拱宸书院的运河公益朗读亭为市民游客提供朗读互动平台,成为运河人家的精神家园。

剥离行政事务,“解放”一支专职社工队伍。

桥西片衢州路、桥西、文澜3个社区,原有社工27人,设置窗口14个,窗口服务人员17人,社工深入网格联系群众人手不足。

“桥西之家”建成后,3个社区行政类事务统一归口“桥西之家”办事大厅,设置5个公共服务窗口,5名社工专职坐班,为居民提供帮扶救助、就业、退管、医保、计生、居家养老等6大项98小项行政服务,承担3个社区65%的事务性工作,节省窗口人员58.8%。

“省下来”22位社工,可以全力以赴投入到网格化服务、项目领办、居民自治等社区服务的“主业”中去。

鼓励多元参与,回归居委会“自治”。

试点推动社区居民在居委会占比50%以上。如登云路社区吸收本社区居住40多年“老居干”兼职居委会班子成员,发挥其“社区活字典”“居民老娘舅”的优势,办了不少居民认同的好事实事。

如依托桥西之家的“红色家园”服务平台,深化“民情服务区+百姓顾问团”党建品牌,定期邀请社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退休老干部、热心居民等协商议事、参与社区事务,破解热点、难点问题。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通讯员 顾建峰 记者 魏奋 图片由拱宸桥街道提供  编辑:高婷婷
返回
“这里就像是我们自己家门口的市民中心啊!” 这是位于拱墅区桥弄街135号的“桥西之家”公共服务中心,给周边居民留下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