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跨湖桥文化 看创造和进步的印记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8-21 07:14   

    ◎记者手记

    记者手上有一份《浙江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发布于今年6月2日。其中重点任务的第一条第一点就是:开展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包括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在内的浙江史前文化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研究历史文化,尤其是因为久远而遗存稀见的史前文化,总能激发出人们浓厚的好奇心。对浙江人从哪里来的求知,其实不光是文化探求,更是精神上的溯源。

    于浙江而言,跨湖桥文化不仅将浙江的人类文明史提前到8000年前,同时证明浙江的文明史是由多个源流谱系组成。也可以说,兼容并蓄的浙江发展特色可以上溯至久远之前。

    跨湖桥文化的断代曾因其“过分”进步,一度受到质疑。考古科学的证明将质疑化解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份“先进”正是钱塘江史前文化独具的优势。浙江文化中富于创造力的基因,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有其历史源头。

    6.5米深的湘湖水,挡不住与8000年前的一次相遇

从史前跨湖桥文化 看创造和进步的印记

    室外,酷暑。最高温度超过40°C。

    室内,恒温。全年保持在23°C上下。

    这将近20°C的温差,必须为它而存在。

    踏入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遗址厅,6.5米深的湘湖水下,一条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独木舟,仍在它最初停泊的地方安放。浙江先民的生活,借由一条独木舟,以及同一遗址发掘出来的其他物件,一一展现于当下。

    跨湖桥文化

    从未知到知道得多一点

    8000年前的萧山跨湖桥人,是新石器时代人群从山地走向沿海平原的第一批“弄潮儿”。他们初居下游河口地带的文明状态,震撼了无数走入博物馆的参观者:慢轮修整技术制作陶器、繁盛的彩陶装饰、世界上最早漆器、火焦法制作的独木舟……

    “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把浙江的史前文化,由河姆渡往前推了一千年。”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吴健如是说。而且,发现不是终结,“浦江上山文化的发现、命名与跨湖桥文化也有密切关系,因为跨湖桥文化不可能在这里横空出世。”

    正因如此,2004年,跨湖桥文化命名之后,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就围绕跨湖桥做文章,重新梳理浙江的史前文化,“浙江考古近十几年真的是成绩斐然,新发现一个接一个。跨湖桥文化的发现和命名,一下子就打通了钱塘江流域各个史前遗址的文化联系。这也符合人类总体发展规律——就是由山地洞穴往河谷平原发展。”

    如今,沿钱塘江水系上溯,在钱塘江上游的金衢地区,很多与跨湖桥有关的遗址都被发现了,比如浦江(钱塘江支流)上山文化,它是目前已知的浙江史前文明的上限——距今11000年。浙江的史前文化脉络正一点点清晰:距今约11000年的上山文化、距今约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5300至4000年的良渚文化……行进中的史前文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让史前浙江人的作为浮出水面。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吴蒂 孙雯 马黎 黄葆青 通讯员 王平  编辑:高婷婷
返回
记者手上有一份《浙江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发布于今年6月2日。其中重点任务的第一条第一点就是:开展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